孝女曹娥者,上虞曹盱之女也。其先与周同祖,末胄景沉,爰来适居。盱能抚节安歌,婆娑乐神。汉安二年五月,迎伍员。逆涛而上,为水所淹,不得其尸。时娥年十四岁,号慕思盱,哀吟泽畔,旬有七日,遂自投江死,经五日抱父尸出。以汉安迄于元嘉元年青龙在辛卯,莫之有表。度尚设祭诔之,辞曰:
伊惟孝女,晔晔之姿。偏其反而,令色孔仪。窈窕淑女,巧笑倩兮。宜其室家,在洽之阳。待礼未施,嗟伤慈父。彼苍伊何?无父孰怙!诉神告哀,赴江永号,视死如归。是以眇然轻绝,投入沙泥。翩翩孝女,载沉载浮。或泊洲渚,或在中流。或趋湍濑,或逐波涛。千夫失声,悼痛万余。观者填道,云集路衢。泣泪掩涕,惊动国都。是以哀姜哭,杞崩城隅。或有尅面引镜,剺耳用刀。坐台待水,抱树而烧。
曹娥碑
译文:
孝女曹娥,是上虞人曹盱之女。她的祖先与周朝同宗,末世为景姓,因此来到这居住。曹盱能抚节安歌,婆娑乐神。汉安二年五月,迎接伍员。逆着波浪而上,被水淹没了,没有找到她的尸体。当时曹娥十四岁,号慕思盱,哀吟泽畔,旬有七日,就自己投江而死,过了五天抱父尸出来。从汉安到元嘉元年青龙在辛卯,没有人表露这件事。度尚设祭诔她,辞说如下:
伊惟孝女,晔晔之姿。偏其反而,令色孔仪。窈窕淑女,巧笑倩兮。宜其室家,在洽之阳。待礼未施,嗟伤慈父。彼苍伊何?无父孰怙!诉神告哀,赴江永号,视死如归。是以眇然轻绝,投入沙泥。翩翩孝女,载沉载浮。或泊洲渚,或在中流。或趋湍濑,或逐波涛。千夫失声,悼痛万余。观者填道,云集路衢。泣泪掩涕,惊动国都。是以哀姜哭,杞崩城隅。或有尅面引镜,剺耳用刀。坐台待水,抱树而烧。
注释:
- 曹娥: 指曹盱的女儿曹娥。
- 上虞: 地名,位于今浙江省绍兴市境内。
- 孝女: 对有孝顺行为的女子的称呼。
- 迎伍员: 古代的一种祭祀活动,用以纪念伍子胥(伍员)。伍子胥是春秋时期吴国的名将,因助吴王阖闾攻灭楚国而闻名。
- 逆涛而上: 逆着大水的力量前进,形容不畏艰险。
- 淹: 淹没。
- 时娥年十四岁: 当时曹娥十四岁。
- 令色孔仪: 形容女子容貌端庄美丽。
- 窈窕淑女: 指文静贤淑的女子。
- 室家: 家庭,家庭的意思。
- 在洽之阳: 在阳光充足的地方,喻意生机盎然,充满希望。
- 待礼未施: 等待礼仪施行。
- 嗟伤慈父: 因悲痛而感叹悲伤自己的父亲。
- 彼苍伊何: 指天哪,表示惊讶、无奈或疑问的语气。
- 无父孰怙: 没有一个父亲谁来依靠。
- 诉神告哀: 向神灵诉说自己的悲哀和遭遇。
- 赴江永号: 永远的呼喊着跳入江中。
- 眇然轻绝: 忽然之间,很轻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 投入沙泥: 跳入水中后被水流冲走,沉没在泥沙之中。
- 翩翩孝女: 形容女子动作轻盈优美。
- 载沉载浮: 时而浮起时而沉下,比喻处境或心情的起伏不定。
- 泊洲渚: 停泊在某个小岛之上。
- 趋湍濑: 快速地走向急流。
- 抱树而烧: 抱着树干自焚。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孝女曹娥的事迹和遭遇,表达了人们对她的哀悼和敬仰之情。诗中通过描绘曹娥的形象和她的行为举止,展现了她孝顺的品质和她勇敢面对困境的精神。同时,诗中的一些词汇和句式也体现了中国古代诗歌的特点和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