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漆至坚,浸之则离。
皎皎素丝,溺色染移。
君不我弃,谗人所为。

胶漆至坚,浸之则离。
皎皎素丝,溺色染移。
君不我弃,谗人所为。

注释与赏析:

  1. 胶漆至坚,浸之则离
  • “胶漆至坚”指的是非常坚固的胶水,通常指代牢固的关系或事物。“浸之则离”则是说,如果将其浸泡在水中,原本紧密相连的东西就会分离。在这里,诗人通过比喻表达了一种关系的稳定性,即使外界环境变化,只要基础牢固,就不会受到破坏。
  1. 皎皎素丝,溺色染移
  • “皎皎素丝”形容的是白色的丝绸,纯净而明亮。“溺色染移”中的“溺色”可以理解为被某种颜色所影响,而“移”则是改变的意思。这句诗反映了外在环境对内在本质的影响,即使是纯洁的事物也难以避免这种被污染的命运。
  1. 君不我弃,谗人所为
  • 这里的“君不我弃”表达了诗人对忠诚和被信任的渴望。“谗人”是指那些背后中伤、挑拨离间的人。整句话强调了忠诚的重要性以及谗言的破坏性。诗人通过这一表达,呼吁人们要坚守原则,不被谗言所动摇。

赏析:

这首诗以“胶漆至坚”与“皎皎素丝”开篇,用对比的手法强调了事物的稳固性和易受污染的特性。接着通过“君不我弃”表达了对忠诚和被信任的渴望,而“谗人所为”则揭示了谗言的危害。整体来看,诗人通过对物质和精神的双重比喻,表达了对稳定关系的珍视以及对谗言破坏力量的警惕,体现了深刻的道德思考和情感表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