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出上西门。
遥望秦氏庐。
秦氏有好女。
自名为女休。
休年十四五。
为宗行报仇。
左执白杨刃。
右据宛鲁矛。
仇家便东南。
仆僵秦女休。
女休西上山。
上山四五里。
关吏呵问女休。
女休前置辞。
平生为燕王妇。
于今为诏狱囚。
平生衣参差。
当今无领襦。
明知杀人当死。
兄言怏怏。
弟言无道忧。
女休坚词为宗报仇。
死不疑。
杀人都市中。
徼我都巷西。
丞卿罗东向坐。
女休凄凄曳梏前。
两徒夹我持刀。
刀五尺馀。
刀未下。
朣胧击鼓赦书下。

这首诗是一首五言古诗,描述了一位名叫女休的女子的故事。以下是逐句翻译和注解:

  1. 始出上西门(开始走出上西门)
  • 注释:这是诗的开头,表明故事发生在上西门附近。
  1. 遥望秦氏庐(远远地观望着秦家的房屋)
  • 注释:描述主人公站在远处观察秦家的情况。
  1. 秦氏有好女(秦家有个美丽的女子)
  • 注释:指出了故事中的主要人物——秦氏的女儿,她美丽动人。
  1. 自名为女休(给自己起名叫女休)
  • 注释:女休可能是她的名字,也可能是她的绰号。
  1. 休年十四五(女休的年龄在十四五岁左右)
  • 注释:说明女休已经长大,大约在十几岁左右。
  1. 为宗行报仇(为了宗族的利益而报仇)
  • 注释:女休决定为家族的荣誉和利益而采取行动,这显示了她的勇气和决心。
  1. 左执白杨刃(左手拿着一把白杨木制成的刀剑)
  • 注释:女休使用的武器,白杨木是一种坚硬的木材,适合制作武器。
  1. 右据宛鲁矛(右手握着一把宛鲁制作的矛)
  • 注释:宛鲁也是一种常用的兵器材料,矛则是古代的一种长矛。
  1. 仇家便东南(仇敌就从东南方出现了)
  • 注释:敌人突然出现,威胁到了女休的安全。
  1. 仆僵秦女休(我被敌人制服,成了俘虏)
  • 注释:这里描绘了女休英勇奋战的场景,最终不幸被俘。
  1. 女休西上山(女休向西山上走去)
  • 注释:尽管被俘,但女休没有放弃反抗,而是选择了逃跑。
  1. 上山四五里(爬上山大约有四五里的距离)
  • 注释:女休努力逃脱,但她的目的地并不远。
  1. 关吏呵问女休(守关的官兵大声责问女休)
  • 注释:这是对女休被捉后遭遇的描述,她不得不面对追捕者。
  1. 女休前置辞(女休被迫交代事情经过)
  • 注释:在这里,女休被迫向官兵陈述自己的来历和意图。
  1. 平生为燕王妇(她曾经是燕王的妻子)
  • 注释:这句话揭示了女休的身份背景,她是燕王的妃子。
  1. 于今为诏狱囚(如今成为朝廷的囚犯)
  • 注释:由于过去的罪行,女休被投入监狱。
  1. 平生衣参差(她曾穿着朴素的衣服)
  • 注释:与现在相比,女休过去的生活条件可能比较简朴。
  1. 当今无领襦(现在没有衣服穿)
  • 注释:这暗示了她的贫穷和无助。
  1. 明知杀人当死(明白杀害人是死罪)
  • 注释:女休清楚自己的行为将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1. 兄言怏怏(哥哥说话时显得不满)
  • 注释:这反映了家庭内部的矛盾,女休的行为引起了家人的不满。
  1. 弟言无道忧(弟弟也担忧此事)
  • 注释:家人之间对于如何处理这种情况有不同的看法和担忧。
  1. 女休坚词为宗报仇(女休坚决地说要为家族报仇)
  • 注释:这是女休的决心,她要为家族的荣誉而战。
  1. 死不疑(她不怕死)
  • 注释:这表明女休的决心坚定,她愿意为了家族的利益牺牲自己。
  1. 杀人都市中(在市集中杀害人)
  • 注释:这是她行动的具体地点,暗示了事件的严重性。
  1. 徼我都巷西(在都城的西巷)
  • 注释:这是事件发生的具体位置,也是追捕者的线索。
  1. 丞卿罗东向坐(县令坐在大厅中央)
  • 注释:县令坐在厅堂中,这是处理案件的地方。
  1. 女休凄凄曳梏前(女休被捆绑在前面)
  • 注释:这描绘了女休被囚禁的状态,她受到了极大的压力。
  1. 两徒夹我持刀(两个狱卒夹着我持刀)
  • 注释:这强调了女休的处境危险,被严密看守。
  1. 刀五尺馀(刀长五尺多)
  • 注释:刀的长度足以威胁到女休的生命。
  1. 刀未下(刀刃还没有落下)
  • 注释:这是紧张的时刻,刀锋尚未触及女休的皮肤。
  1. 朣胧击鼓赦书下(突然听到击鼓声,宣布赦免)
  • 注释:这可能是一个转折点,赦免的可能性出现,给了女休一丝希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