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哉边地人,一岁三从军。
三子到敦煌,二子诣陇西。
五子远斗去,五妇皆怀身。
【注释】
苦哉边地人:苦,痛苦。苦哉,即“多么痛苦啊”。
一岁三从军:指男子年幼时即随父亲或兄弟到边疆去从军。
三子:泛指三个儿子。
敦煌:今属甘肃,是古时的边境城市。
二子诣陇西:指两个儿子远行去陇西。
五子:泛指五个儿子。
五妇:泛指五个妻子。
皆怀身:都怀抱着孩子。
【赏析】
《从军行》,乐府旧题,属杂曲歌辞。这首诗写征戍将士的艰苦生活,以及他们与妻子儿女离别的情景。《新唐书·乐志》:“汉鼓吹铙歌十八曲,有《出塞》等篇。”《从军行》即《出塞行》之类,是一首表现征夫之妻怀念远征丈夫的歌曲。全诗共八句,前四句写士卒之苦;后四句写妻子之悲。前四句以反复的修辞方式写出了士卒之苦,突出一个“苦”字。后四句则通过具体的生活细节和心理活动描写,刻画了妻子思念丈夫的复杂感情。
首联“苦哉边地人,一岁三从军”,直陈其事,为下文铺垫,起势有力。“苦哉边地人”,一语道破边地人民的痛苦,为后文作铺垫。“一岁三从军”,说明一年之中要三次离家从军,这是边地人民生活的常态。“苦”,就是苦难、困苦的意思,这里指边地人民的苦难。“苦哉”二字,既是对边地人民的同情,又表达了作者对边地人民的深切关怀。
颔联“三子到敦煌,二子诣陇西”,进一步描绘了边地百姓的艰辛生活。这里的“三子”,是指三个儿子;“二子”,可能有两个儿子;也可能是说两个儿子中的一个去了陇西。无论哪种情况,都是强调儿子们离家远行的情况。“敦煌”、“陇西”,都是当时的边地城市。这两个地方在当时都是非常繁华的地方,但对于那些在边地的百姓来说,却是远离家乡,背井离乡的地方。因此,“苦哉”二字,既是对他们的同情,也是对他们的赞美。
颈联“五子远斗去,五妇皆怀身”,继续描绘了边地百姓的艰辛生活。这里的“五”指的是五个儿子,而“五妇”则是指五个妻子。这两个数字,可能是在夸张地描述他们的家庭规模,也可能是指在那个时代,男性外出从军是一种常态,而女性留守家中照顾孩子的也很常见。然而,无论是哪种情况,都意味着他们的家庭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和负担,这也增加了他们的艰辛程度。
尾联“五妇皆怀身”,则直接表达了妻子们对丈夫的思念之情。这里的“皆怀身”,既包含了妻子们对丈夫的思念之情,也包含了她们对未来生活的忧虑和不安。因为丈夫长时间不在家,她们担心自己的家庭是否能够维持下去。同时,这也是对那个时代妇女地位低下的一种反映,虽然她们被赋予了照顾家庭的责任,但实际上却无法真正掌握自己的命运。
这首诗通过对边地百姓的生活和妻子们的情感进行了细腻的描绘,展示了那个时代的艰辛生活和人们的情感世界。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那个时代的深深关怀和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