骐骥马不试,婆娑槽枥间。
壮士志未伸,坎轲多辛酸。
伊挚为媵臣,吕望身操竿。
夷吾困商贩,宁戚对牛叹。
食其处监门,淮阴饥不餐。
卖臣老负薪,妻畔呼不还。
释之宦十年,位不增故官。
才非八子伦,而与齐其患。
无知不在此,袁盎未有言。
被此笃病久,荣卫动不安。
闻有韩众药,信来给一丸。

《赠毌丘俭诗》是三国时期魏晋诗人杜挚的作品,这首诗通过丰富的历史典故和生动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贤才未被重用的感慨以及对毌丘俭的期待。下面将逐句进行详细解读:

  1. 首句“骐骥马不试”
  • 意象与寓意:骐骥(千里马)象征着卓越的才能和潜力,但在这里却被闲置不用,比喻那些有才能的人没有得到应有的机会和挑战。
  • 情感表达:表达了诗人对未能施展才华的遗憾和无奈。
  1. 次句“婆娑槽枥间”
  • 意象与寓意:槽枥(马槽和枥木)是马的休息场所,这里用来象征人才的埋没之地。
  • 情感表达:反映了诗人对人才被忽视的愤懑。
  1. 第三句“壮士志未伸”
  • 意象与寓意:壮士指有抱负和理想的人,志未伸则意味着他们的抱负和理想未能实现。
  • 情感表达:表达了诗人对那些怀才不遇者的同情和理解。
  1. 第四句“坎轲多辛酸”
  • 意象与寓意:坎轲(坎坷、困难)形容生活或事业的艰辛,多辛酸则强调了这种艰辛带来的痛苦和不易。
  • 情感表达: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困境的深刻感受。
  1. 第五至八句
  • 历史典故与比喻:诗人通过列举伊挚、吕望、夷吾、宁戚、食其等人的故事,以及淮阴侯韩信的例子,来说明历史上许多有才能的人都曾遭遇挫折和不被重视的情况。
  • 情感表达:诗人通过这些典故表达了自己对现实不满和对未来的希望。
  1. 第九句“食其处监门”
  • 意象与寓意:食其(食其子)是古代的一种刑罚,即割去犯人的鼻子并悬挂起来示众。这里用来象征贫困和屈辱。
  • 情感表达:反映了诗人对那些因贫困而失去尊严的人的同情。
  1. 第十句“卖臣老负薪”
  • 意象与寓意:卖臣指的是为生活所迫而四处奔波的人,老负薪则强调了年老体衰的状态。
  • 情感表达:表达了诗人对那些为了生计而辛勤劳作的人的敬意和感慨。
  1. 第十一句“妻畔呼不还”
  • 意象与寓意:畔(旁边)指妻子,呼不还则表示妻子的离去和丈夫的挽留无果。
  • 情感表达:反映了诗人对家庭变故的无奈和悲伤。
  1. 第十二句“释之宦十年”
  • 意象与寓意:释之(张释之)是西汉时期的一位官员,他担任官职长达十年,但并未得到提升。
  • 情感表达:表达了诗人对官场中人事无常和升迁无望的感慨。
  1. 第十三句“位不增故官”
  • 意象与寓意:位不增则意味着职位没有增加,反而保持不变。
  • 情感表达:反映了诗人对自己仕途停滞的无奈和失望。
  1. 第十四句“才非八子伦”
  • 意象与寓意:八子伦指的是古代著名的八位贤才,如管仲、晏婴等。
  • 情感表达:表达了诗人对自身才能的自谦和对贤才的敬仰。
  1. 第十五句“而与齐其患”
  • 意象与寓意:齐其患则意味着共同承担困难和风险。
  • 情感表达:反映了诗人对团结合作的重视和对共同面对困难的期待。
  1. 第十六句“无知不在此”
  • 意象与寓意:无知不在此则强调了诗人自己的清白和正直。
  • 情感表达:表达了诗人对外界误解和偏见的不屑一顾。
  1. 第十七句“袁盎未有言”
  • 意象与寓意:袁盎是西汉时期的一位大臣,未有言则表示没有人能够为他辩护或解释。
  • 情感表达:反映了诗人在困境中的孤独和无助。

《赠毌丘俭诗》不仅是一首表达诗人个人情感和抱负的诗歌,也是一首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作品。它通过对历史典故的引用和对现实问题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以及对贤才未被重用的感慨。这首诗不仅体现了诗人的个人才华和文学造诣,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精神面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