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极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五柳先生传
五柳先生,不知其名或字,宅边有五棵柳树,因以“五柳”为号。此人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之处,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注释:
- 五柳先生:指隐士陶渊明。
- 不知其名或字:不知道他的名字或者字。名字和字是古代文人用以标识自身的方式。
- 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他的居所旁边有五棵柳树,因此以“五柳”作为自己的别号。
- 闲静少言:闲静、少言,指的是性情宁静、不爱说话。
- 不慕荣利:不羡慕世俗的名利地位。
- 好读书,不求甚解:喜爱读书,但并不追求深入理解。
- 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每次遇到书中的深刻含义时,都感到非常愉快以至于忘记了吃饭。
-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天性喜好饮酒,家境贫穷无法经常得到。
- 亲旧知其如此:亲朋好友知道他这样。
- 或置酒而招之:有时有人设酒邀请他。
- 造饮辄尽:每次都能喝完。
- 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期望一定喝醉,喝醉之后才离开,从不吝啬离开。
- 环堵萧然:周围环境简陋萧条。
- 短褐穿结:穿着破旧的衣服,衣服破烂不堪,需要缝补。
- 箪瓢屡空:用箪和瓢装水,常常是空的。
- 晏如也:心情平静安详的样子。
- 常著文章自娱:经常着文写作来娱乐自己。
- 忘怀得失:忘记个人的得失荣辱。
- 以此自终:以这种方式度过一生。
-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极其言:这里引用了《淮南子·原道训》中黔娄妻的一句话:“不忧贫而乐天,不贪富而惧祸。”
- 极:达到极致的意思。
- 兹若人之俦乎:这难道不是像这样的人吗?
- 衔觞赋诗:拿着酒杯吟诗作对。
- 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无怀氏时代的人吧!葛天氏时代的人吧!
赏析:
五柳先生,陶渊明。一个被后世无数人称颂的隐士形象,他的生平事迹虽然简略,但他那淡泊名利、热爱自然、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却给后人留下了无尽的思考与感慨。
这首诗通过对五柳先生的描绘,展现了陶渊明独特的生活态度和精神风貌。五柳先生的生活简朴,不慕荣利,喜欢读书,却不求甚解,每当有所领悟,便会忘却食物的喜悦。他性格开朗,乐于交际,即使身处贫困之中,也从不吝啬与亲友共度时光。此外,他还酷爱饮酒,常常与朋友们一起畅饮至醉方休。尽管生活清苦,他却始终保持一颗宁静平和的心态,享受着这份难得的自由与快乐。
五柳先生的形象并非只是一位隐逸之士那么简单,他更像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和代表。在那个时代,人们渴望建功立业,追求功名利禄,但五柳先生却选择了另一种生活方式。他的选择在当时社会背景下显得尤为独特和超前,因此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陶渊明之所以能成为千古流芳的人物,不仅因为他的文学成就,更在于他的人生态度和精神境界。他的生活充满了诗意和浪漫,他的文字充满了哲理和启示。通过这首诗,我们不难发现陶渊明身上所散发出的那种超脱尘世的精神气质和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这种精神品质不仅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更应该成为我们面对现实挑战时的指引和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