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其六】

行止千万端,谁知非与是。

是非苟相形,雷同共誉毁。

三季多此事,达士似不尔。

咄咄俗中愚,且当从黄绮。

【其七】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

一觞虽独进,杯尽壶自倾。

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

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其八】

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

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

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

提壶抚寒柯,远望时复为。

吾生梦幻间,何事绁尘羁。

【其九】

清晨闻叩门,倒裳往自开。

问子为谁欤?田父有好怀。

壶浆远见候,疑我与时乖。

褴缕茅檐下,未足为高栖。

一世皆尚同,愿君汩其泥。

《饮酒二十首》

注释与赏析: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注释: 在东边的篱笆旁采菊花,悠闲自在地看到了西边的南山。
  • 赏析: 诗人通过观察自然景象来表达内心的宁静与超然,体现了他对于田园生活的热爱以及追求心灵自由的态度。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 注释: 这里面有真正的含义,想要分辨却忘了用言语表达。
  • 赏析: 诗人表达了对事物本质的领悟,但认为语言无法完全捕捉到它,强调了语言的局限性和感悟的深刻性。

行止千万端,谁知非与是。

  • 注释: 行为举止有千万种可能,谁能知道是非还是对错。
  • 赏析: 此句反映了诗人对于世事多样性和个人道德判断的困惑,表达了一种对于复杂世界的哲学思考。

是非苟相形,雷同共誉毁。

  • 注释: 是非之间相互比较,雷同的声音一起称赞或诋毁。
  • 赏析: 揭示了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盲目从众现象,批评了那些随大流而不考虑事实真相的行为。

三季多此事,达士似不尔。

  • 注释: 三个季节里,这样的人并不少见,但高洁的人似乎不会这样。
  • 赏析: 表达了社会现象的普遍性及个体在社会中的独特地位和价值,呼吁人们应保持独立思考。

咄咄俗中愚,且当从黄绮。

  • 注释: 咄咄怪事真可笑,不如跟随陶渊明(黄绮)。
  • 赏析: 这里以古贤自比,表明诗人虽身处世俗之中但仍保持清高之志,渴望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本真。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 注释: 秋天的菊花有着美丽的姿态,露水滋养着它美丽的花朵。
  • 赏析: 描绘了一幅秋日菊花的生动画面,传达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赞美之情。

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

  • 注释: 把这样的快乐当作忘却忧虑之物,远离尘世的情感。
  • 赏析: 诗人以酒为乐,借酒消愁,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心境。

一觞虽独进,杯尽壶自倾。

  • 注释: 我虽然一人独饮,酒杯倒满了,壶也自动倾倒。
  • 赏析: 描述了诗人独自饮酒的情景,体现了他对孤独时刻的一种享受和自我对话的方式。

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

  • 注释: 太阳落山时,所有动静都消失了,归巢的鸟儿鸣叫着飞回树林。
  • 赏析: 描绘了一幅夕阳西下的宁静景象,表现了自然界的和谐美以及人与自然的密切联系。

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 注释: 在东边的亭子中啸傲自如,姑且在这里找到了自己的一生。
  • 赏析: 表现了诗人在大自然中找到了心灵的慰藉和归属感,反映出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珍惜。

翻译:

  1. 采摘菊花的时候,我在东边篱笆旁悠然自得地看着西边的南山。
  2. 这其中有着真正的意义,我想要辨别却忘记了用言语来表达。
  3. 行为举止有千万种可能,谁能知道是非还是对错?
  4. 是非之间相互比较,雷同的声音一起称赞或诋毁。
  5. 三个季节里,这样的情形并不少见,但高洁的人似乎不会这样。
  6. 咄咄怪事真可笑,不如跟随陶渊明(黄绮)。
  7. 秋天的菊花有着美丽的姿态,露水滋养着它美丽的花朵。
  8. 我把这样的快乐当作忘却忧虑之物,远离尘世的情感。
  9. 我虽然一人独饮,酒杯倒满了,壶也自动倾倒。
  10. 太阳落下时,所有动静都消失了,归巢的鸟儿鸣叫着飞回树林。
  11. 在东边的亭子中啸傲自如,姑且在这里找到了自己的一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