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立德之基有常,而建功之路不一。何则?循心以为量者存乎我,因物以成务者系乎彼。存夫我者,隆杀止乎其域;系乎物者,丰约唯所遭遇。落叶俟微风以陨,而风之力盖寡;孟尝遭雍门而泣,而琴之感以末。何者?欲陨之叶,无所假烈风;将坠之泣,不足繁哀响也。是故苟时启于天,理尽于民,庸夫可以济圣贤之功,斗筲可以定烈士之业。故曰才不半古,而功已倍之,盖得之于时势也。历观古今,徼一时之功,而居伊周之位者有矣。夫我之自我,智士犹婴其累;物之相物,昆虫皆有此情。夫以自我之量,而挟非常之勋,神器晖其顾盼,万物随其俯仰,心玩居常之安,耳饱从谀之说,岂识乎功在身外,任出才表者哉!

且好荣恶辱,有生之所大期;忌盈害上,鬼神犹且不免;人主操其常柄,天下服其大节,故曰天可雠乎?而时有袨服荷戟,立于庙门之下,援旗誓众,奋于阡陌之上。况乎代主制命,自下财物者哉!广树恩不足以敌怨,勤兴利不足以补害,故曰代大匠斫者,必伤其手。且夫政由宁氏,忠臣所为慷慨;祭则寡人,人主所不久堪。是以君奭鞅鞅,不悦公旦之举;高平师师,侧目博陆之势。而成王不遣嫌吝于怀,宣帝若负芒刺于背,非其然者与﹖嗟乎!光于四表,德莫富焉;王曰叔父,亲莫昵焉。登帝大位,功莫厚焉;守节没齿,忠莫至焉。而倾侧颠沛,仅而自全,则伊生抱明允以婴戮,文子怀忠敬而齿剑,固其所也。

以下是对《豪士赋序》逐句的详细翻译和注释:

原文

夫立德之基有常,而建功之路不一。何则?循心以为量者存乎我,因物以成务者系乎彼。存乎我者,隆杀止乎其域;系乎物者,丰约唯所遭遇。落叶俟微风以陨,而风之力盖寡;孟尝遭雍门而泣,而琴之感以末。何者?欲陨之叶,无所假烈风;将坠之泣,不足繁哀响也。是故苟时启于天,理尽于民,庸夫可以济圣贤之功,斗筲可以定烈士之业。故曰才不半古,而功已倍之,盖得之于时势也。历观古今,徼一时之功,而居伊周之位者有矣。夫我之自我,智士犹婴其累;物之相物,昆虫皆有此情。夫以自我之量,而挟非常之勋,神器晖其顾盼,万物随其俯仰,心玩居常之安,耳饱从谀之说,岂识乎功在身外,任出才表者哉!

译文

立德的基础有一定的常法,而建立功勋的道路各不相同。为什么呢?遵循内心的度量者存在于我自身,根据事物的状况去成就事务的人属于对方。存在于我自身的,荣辱止于一定的区域;取决于外物的,贫富只取决于遇到的际遇。落叶等待轻微的风力就会坠落,而风力是有限的;孟尝君遭受雍门先生的劝阻而哭泣,但琴声的影响却很微弱。为什么呢?想要坠落的叶子,没有借由猛烈的风力;将要坠落的哭泣,不足以繁多哀伤的声响。因此如果时机在天上显现,道理在于人民,平庸的人也可以帮助圣贤完成功业,小巧之人也可以平定烈士的事业。所以说才能不占古人的一半,而功效却加倍,这都是由于时势所致。纵观古今,追求一时的功名,而占据伊尹、周公的地位的人是有的。我的自我存在,智慧之士仍然被拖累;事物相互关联,昆虫都有这种情怀。凭借自我度量,而持有非常之功勋,神器光彩地照耀着他的顾盼,万物随着他俯仰,内心满足于日常的平安,耳朵饱食听从阿谀的话,难道能够了解功劳不在自身之外,而是取决于才能的表现吗!

赏析

《豪士赋序》是一篇充满哲理性的文章,它通过描述自然界中落叶随风飘落的现象来引出人的行为与命运的关系。作者借此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和功名的看法,认为一个人的成就并不完全依赖于个人的能力,而是需要借助于时势、机遇以及外在条件的配合。

陆机通过这篇序文传达了一种深刻的哲学思想:真正的英雄豪杰并不是凭借个人的英勇或者才智就能成功,而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和社会环境中,能够顺应时代潮流,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这种观点在当时社会背景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强调了个体与社会、自然之间的密切联系和相互作用。

这篇文章也体现了作者的政治抱负和道德理想。陆机希望人们能够超越功利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局限,更加注重社会的整体利益和国家的长远发展。这种思想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指导意义。

《豪士赋序》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还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想和社会意义。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绘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展现了作者深邃的思想和敏锐的洞察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