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斯以言,夫以笃圣穆亲,如彼之懿,大德至忠,如此之盛,尚不能取信于人主之怀,止谤于众多之口,过此以往,恶睹其可!安危之理,断可识矣。又况乎饕大名以冒道家之忌,运短才而易圣哲所难者哉!身危由于势过,而不知去势以求安;祸积起于宠盛,而不知辞宠以招福。见百姓之谋己,则申宫警守,以崇不畜之威;惧万民之不服,则严刑峻制,以贾伤心之怨。然后威穷乎震主,而怨行乎上下,众心日陊,危机将发,而方偃仰瞪眄,谓足以夸世,笑古人之未工,亡己事之已拙,知曩勋之可矜,暗成败之有会。是以事穷运尽,必于颠仆;风起尘合,而祸至常酷也。圣人忌功名之过己,恶宠禄之逾量,盖为此也。
夫恶欲之大端,贤愚所共有,而游子殉高位于生前,志士思垂名于身后,受生之分,唯此而已。夫盖世之业,名莫大焉;震主之势,位莫盛焉;率意无违,欲莫顺焉。借使伊人颇览天道,知尽不可益,盈难久持,超然自引,高揖而退,则巍巍之盛,仰邈前贤,洋洋之风,俯冠来籍,而大欲不乏于身,至乐无愆乎旧,节弥效而德弥广,身逾逸而名逾劭。此之不为,彼之必昧,然后河海之迹堙为穷流,一篑之舋积成山岳,名编凶顽之条,身厌荼毒之痛,岂不谬哉!故聊赋焉,庶使百世少有寤云。
豪士赋序
这首诗是一首豪士的赋序,表达了诗人对豪壮之士的赞美和对他们所遭遇困境的担忧。诗中通过对比和议论,表达了诗人对于功名、权势、名誉等方面的深刻理解。
诗中的“以笃圣穆亲”指的是坚守圣人的道德,与亲人和睦相处。这里的“懿”是指美好的品质和德行。而“大德至忠”则表示拥有高尚品德和忠诚之心的人。然而,尽管这些人具备这些优秀品质,却仍然不能得到人们的信任和尊敬。这是因为他们的名声过于显赫,容易引起他人的嫉妒和不满。
诗中的“止谤于众多之口”指的是阻止诽谤的话语传播。这里的“过此以往,恶睹其可”表示如果继续这样下去,就看不到希望了。这是因为他们的行为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反感和不满,如果不能及时改正,就会失去人们的信任和尊重。
诗中的“饕大名以冒道家之忌”指的是贪恋自己的名声而触犯了道家的道德禁忌。这里的“运短才而易圣哲所难者哉”表示自己的命运短暂,才华有限,容易受到圣贤们难以应对的挑战。
诗中的“身危由于势过”和“祸积起于宠盛”都是指因为自身的过度势力而导致危险和灾难的积累。这里的“众心日陊,危机将发”表示众人的心情日益紧张,危机即将爆发。而“知曩勋之可矜,暗成败之有会”则是说虽然过去的成就让人自豪,但失败和成功都是必然的结果。
整首诗通过对豪士们的赞誉和对他们所遭遇困境的担忧,表达了诗人对于功名、权势、名誉等方面的深刻理解和认识。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思考和感慨,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和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