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致太和,洽德全义。将登介山,先皇作俪。镌石纪勋,兼录觽瑞,方隆封禅,归功天地,宾礼百灵,勋命视规,望祭四岳,燎封奉柴,肃于南郊,宗祀上帝。三牲既供,夏禘秋尝,元侯佐祭,献璧奉璋。鸾舆幽蔼,龙旗太常,爰迄太庙,钟鼓锽锽,颂德咏功,八佾锵锵。
皇祖既飨,烈考来享,神具醉止,降兹福祥。天地震荡,大行康之;三辰暗昧,大行光之;皇纮绝维,大行纲之;神器莫统,大行当之;礼乐废弛,大行张之;仁义陆沉,大行扬之;潜龙隐凤,大行翔之;疏狄遐康,大行匡之。在位七载,元功仍举,将永太和,绝迹三五,宜作物师,长为神主,寿终金石,等算东父,如何奄忽,摧身后土,俾我□□,靡瞻靡顾。
嗟嗟皇穹,胡宁忍务?呜呼哀哉!明监吉凶,体远存亡,深垂典制,申之嗣皇。圣上虔奉,是顺是将,乃□玄宇,基为首阳,拟夡谷林,追尧慕唐,合山同陵,不树不疆,涂车刍灵,珠玉靡藏。百神警侍,来宾幽堂,耕禽田兽,望魂之翔。于是,俟大隧之致功兮,练元辰之淑祯,潜华体于梓宫兮,冯正殿以居灵。顾望嗣之号咷兮,存临者之悲声,悼晏驾之既修兮,感容车之速征。浮飞魂于轻霄兮,就黄墟以灭形,背三光之昭晰兮,归玄宅之冥冥。嗟一往之不反兮,痛閟闼之长扃。咨远臣之眇眇兮,感凶讳以怛惊,心孤绝而靡告兮,纷流涕而交颈。思恩荣以横奔兮,阂阙塞之
“图致太和,洽德全义,将登介山,先皇作俪。镌石纪勋,兼录觽瑞,方隆封禅,归功天地,宾礼百灵”:此句描述了魏文帝曹丕继承其父曹操的遗志,致力于统一天下、推行仁政。他登上介山(即今河南省洛阳市附近),以纪念其先皇,并在那里刻石记录功绩,表彰天下英才。同时,他也举行封禅大典,感谢天地对国家治理的支持。
“三牲既供,夏禘秋尝,元侯佐祭,献璧奉璋”:这句话描绘了祭祀的场景,三牲(牛、羊、猪)供品已备,夏季和秋季的祭祀已经进行。官员们辅佐皇帝进行祭祀活动,献上美玉作为贡品。
“鸾舆幽蔼,龙旗太常”:描述皇帝的车辆和旗帜,象征着尊贵和威严。
“爰迄太庙,钟鼓锽锽,颂德咏功,八佾锵锵”:到达太庙后,钟鼓齐鸣,歌颂皇帝的功德,表演舞蹈。
“皇祖既飨,烈考来享,神具醉止,降兹福祥”:表达了对皇祖和烈考的祭祀,神灵陶醉其中,赐福给人民。
“天地震荡,大行康之;三辰暗昧,大行光之;皇纮绝维,大行纲之;神器莫统,大行当之;礼乐废弛,大行张之;仁义陆沉,大行扬之;潜龙隐凤,大行翔之;疏狄遐康,大行匡之。”:描述了天地动荡不安,但大行却能安定四方;星象昏暗不明,大行却能带来光明;国运断绝维新,大行却能建立新的纲纪;没有统一的政权,大行就能承担重任;礼乐衰败废弃,大行就能振兴它;仁义埋没不显,大行使其得以发扬;潜藏的龙与凤凰,大行使其得以显现;远方的部落得以安宁,大行予以匡助。
“在位七载,元功仍举,将永太和,绝迹三五,宜作物师,长为神主,寿终金石,等算东父,如何奄忽,摧身后土,俾我□□,靡瞻靡顾。”:描述了在位七年期间,继续完成伟大的事业。希望长久保持和平,不再追求权力。成为永恒的神主,直到生命结束。死后的名声如金石般坚固。为何这样突然地去世了,让我如此悲伤。
“嗟嗟皇穹,胡宁忍务?呜呼哀哉!明监吉凶,体远存亡,深垂典制,申之嗣皇。”:表达了对于苍天的感叹。为什么上天要这样对待自己?悲痛而又哀伤。明智地观察吉凶,体恤生死,深刻地制定制度,传达给未来的皇帝。
“圣上虔奉,是顺是将,乃□玄宇,基为首阳,拟夡谷林,追尧慕唐,合山同陵,不树不疆,涂车刍灵,珠玉靡藏。”:描述了皇帝的虔诚和顺从,奠定了神圣的殿堂。基座如同首阳山一样崇高,模仿古代的尧王和唐尧的统治。与山峦并列,不树立高大的门楼,用涂车的草人代替真正的神灵。珍宝都收藏起来,不再展示出来。
“百神警侍,来宾幽堂,耕禽田兽,望魂之翔。于是,俟大隧之致功兮,练元辰之淑祯,潜华体于梓宫兮,冯正殿以居灵。”:描述了众多神灵敬畏而守护着这座殿堂。耕鸟和野兽也来到这里,希望亡者的魂魄能够飞翔。于是在通向墓地的大隧道中完成功德之事,练习吉祥的时刻。在正殿中安放遗体。
“顾望嗣之号咷兮,存临者之悲声,悼晏驾之既修兮,感容车之速征。”:表达了对继任者的哀悼之情。面对死者的离去感到悲伤。悼念君主的逝世已经完成。感慨丧车行进得如此迅速。
“浮飞魂于轻霄兮,就黄墟以灭形,背三光之昭晰兮,归玄宅之冥冥。”:描述了灵魂飘向天空的情景。到达黄泉的尽头而消失身影。背对着太阳的光芒明亮。回归到虚无的住所之中。
“嗟一往之不反兮,痛閟闼之长扃。咨远臣之眇眇兮,感凶讳以怛惊,心孤绝而靡告兮,纷流涕而交颈。”:表达了对于君主死亡的悲痛和无奈。感叹不能再次回到过去的时光之中。感叹远方的臣子是如此渺小。感受到因忌讳而感到震惊。心中孤单无依无法告知他人。泪流不止而相互拥抱。
“思恩荣以横奔兮,阂阙塞之。”:描述了思念恩惠荣耀横冲直撞而来。被关闭的道路难以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