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夫大行,忽焉光灭,永弃万国,云往雨绝。承问荒忽,惛懵哽咽,袖锋抽刃,叹自僵毙,追慕三良,甘心同穴。感惟南风,惟以郁滞,终于偕没,指景自誓。考诸先记,寻之哲言,生若浮寄,唯德可论,朝闻夕逝,孔志所存。皇虽一没,天禄永延,何以述德?表之素旃。
何以咏功?宣之管弦。乃作诔曰:皓皓太素,两仪始分,中和产物,肇有人伦,爰暨三皇,实秉道真,降逮五帝,继以懿纯,三代制作,踵武立勋。季嗣不维,网漏于秦,崩乐灭学,儒坑礼焚,二世而歼,汉氏乃因,弗求古训,嬴政是遵,王纲帝典,阒尔无闻。末光幽昧,道究运迁,乾坤回历,简圣授贤,乃眷大行,属以黎元。龙飞启祚,合契上玄,五行定纪,改号革年,明明赫赫,受命于天。
仁风偃物,德以礼宣;祥惟圣质,嶷在幼妍。庶几六典,学不过庭,潜心无罔,抗志青冥。
这首诗是一首悼念君主的诔文,通过描绘君主一生的伟大成就和崇高品德,表达了对其深深的怀念和崇敬之情。下面是逐句的解读:
“悲夫大行,忽焉光灭,永弃万国,云往雨绝。” 这是对君主的哀悼之词,表示君主的去世使国家失去了光明,就像天边的云彩和雨水一样突然消失。”大行”是对君主的尊称,”光灭”意味着君主去世,”永弃万国”则表示他的去世给国家带来了长久的影响。”云往雨绝”则形象地描绘了君主去世后国家政治局势的动荡不安,如同乌云密布,雨水断绝的景象。
“承问荒忽,惛懵哽咽,袖锋抽刃,叹自僵毙,追慕三良,甘心同穴。” 这是描述了君主在世时的威仪和威严,以及他对自己命运的感慨和无奈。”承问荒忽”表示君主对世事的担忧和迷茫;”惛懵哽咽”则描绘了君主在面对困境时的无助和悲伤;”袖锋抽刃,叹自僵毙”则表达了君主对自己命运的无奈和哀痛;”追慕三良,甘心同穴”则是说君主愿意追随古代的忠臣,即使身死也无怨无悔。
“感惟南风,惟以郁滞,终于偕没,指景自誓。” 这句话描述了君主的内心世界,他对国家的忠诚和热爱,以及对未来的坚定信念。”感惟南风”表示君主感受到了南方的暖风,象征着希望和温暖;”惟以为郁滞”则表示君主感到内心的郁闷和压抑;”终于偕没,指景自誓”则表示君主在绝望中仍然坚守自己的信仰,发誓要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奋斗。
“考诸先记,寻之哲言,生若浮寄,唯德可论,朝闻夕逝,孔志所存。” 这句话总结了君主一生的功绩和美德,强调了他生前的勤奋工作和对人民的贡献。”考诸先记,寻之哲言”表示要对历史进行研究,寻找智慧的言论,以此来评价君主的一生;”生若浮寄,唯德可论”则表示君主的生命短暂,但他的贡献和品德却是永恒的;”朝闻夕逝,孔志所存”则表示尽管生命如过眼云烟,但君主的品德和贡献却永远留在人们的心中。
“皇虽一没,天禄永延,何以述德?表之素旃。” 这句话表达了人们对君主的敬仰和怀念之情。”皇虽一没,天禄永延”表示君主虽然已经去世,但他的精神和影响仍然影响着人民;”何以述德?表之素旃”则表示人们应该如何表达对君主的敬仰和怀念之情呢?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让君主的美德永垂不朽。
“何以咏功?宣之管弦。” 这句话询问如何赞美君主的功绩,并希望将其传播开来。”咏功”表示赞美君主的功绩;”宣之管弦”则表示通过音乐来赞美和传播君主的功绩。
“乃作诔曰:皓皓太素,两仪始分,中和产物,肇有人伦,爰暨三皇,实秉道真,降逮五帝,继以懿纯,三代制作,踵武立勋。季嗣不维,网漏于秦,崩乐灭学,儒坑礼焚,二世而歼,汉氏乃因,弗求古训,嬴政是遵,王纲帝典,阒尔无闻。末光幽昧,道究运迁,乾坤回历,简圣授贤,乃眷大行,属以黎元。龙飞启祚,合契上玄,五行定纪,改号革年,明明赫赫,受命于天。” 这段话则是对君主一生伟大成就的详细描述和赞扬。它从宇宙的开始讲起,描述了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过程;接着又讲述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社会制度的变迁;然后转向了君主个人的伟大成就和崇高品德;最后总结了君主一生的贡献和影响力。
“仁风偃物,德以礼宣;祥惟圣质,嶷在幼妍。庶几六典,学不过庭,潜心无罔,抗志青冥。” 这句话则进一步描绘了君主的品德和影响力。”仁风偃物,德以礼宣”表示君主的品德和影响力如同春风一般,能够温暖人心;”祥惟圣质,嶷在幼妍”则表示君主的品德高尚,气质非凡。这段文字还提到了君主的学识和能力,认为他不仅品德高尚,而且学识渊博。
这首诗通过对君主一生的伟大成就和崇高品德的赞美和歌颂,表达了对君主的深深怀念和尊敬之情。同时,它也传达了对君主的敬仰和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