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病笃,遂薨于江都。帝为流涕,谥曰刚侯。子虎嗣。六年,帝追念辽、典在合肥之功,诏曰:“合肥之役,辽、典以步卒八百,破贼十万,自古用兵,未之有也。使贼至今夺气,可谓国之爪牙矣。其分辽、典邑各百户,赐一子爵关内侯。”虎为偏将军,薨。子统嗣。

乐进字文谦,阳平卫国人也。容貌短小,以胆烈从太祖,为帐下吏。遣还本郡募兵,得千余人,还为军假司马、陷陈都尉。从击吕布于濮阳,张超于雍丘,桥蕤于苦,皆先登有功,封广昌亭侯。从征张绣于安众,围吕布于下邳,破别将,击眭固于射犬,攻刘备于沛,皆破之,拜讨寇校尉。渡河攻获嘉,还,从击袁绍于官渡,力战,斩绍将淳于琼。从击谭、尚于黎阳,斩其大将严敬,行游击将军。别击黄巾,破之,定乐安郡。从围邺,邺定,从击袁谭于南皮,先登,入谭东门。谭败,别攻雍奴,破之。建安十一年,太祖表汉帝,称进及于禁、张辽曰:“武力既弘,计略周备,质忠性一,守执节义,每临战攻,常为督率,奋强突固,无坚不陷,自援桴鼓,手不知倦。又遣别征,统御师旅,抚众则和,奉令无犯,当敌制决,靡有遗失。论功纪用,宜各显宠。”于是禁为虎威;进,折冲;辽,汤寇将军。

张辽字文远,雁门郡马邑人。年轻时曾为郡吏,因其武艺高强且膂力过人而被并州刺史丁原征召为从事。张辽随曹操征战南北,参与官渡之战及平河北等多场关键战役,其勇猛善战著称于史。张辽在孙权攻击合肥时,坚守城池十余日而未被攻破,后因形势变化撤军。

诗的原文如下:

三国志 · 魏书 · 张乐于张徐传

辽病笃,遂薨于江都。帝为流涕,谥曰刚侯。子虎嗣。六年,帝追念辽、典在合肥之功,诏曰:“合肥之役,辽、典以步卒八百,破贼十万,自古用兵,未之有也。使贼至今夺气,可谓国之爪牙矣。其分辽、典邑各百户,赐一子爵关内侯。”虎为偏将军,薨。子统嗣。

译文及赏析:

张辽在江都病逝,太祖曹操为之哭泣,追封其谥号为“刚侯”。他的儿子张虎继承了他的事业。六年后,太祖皇帝为了纪念张辽和典韦在合肥战场上的英勇表现,下诏表彰他们,说:“合肥之战中,张辽和典韦率领八百步兵击败了十万敌军,这是自古以来从未有过的壮举。敌人因此士气大挫,真是国家的勇士啊。现在应分别给他们各一百户的封地,赐他们一个儿子为关内侯的爵位。”张虎担任偏将军去世,他的儿子张统继承家业。

乐进字文谦,阳平卫国人也。容貌短小,以胆烈从太祖,为帐下吏。遣还本郡募兵,得千余人,还为军假司马、陷陈都尉。从击吕布于濮阳,张超于雍丘,桥蕤于苦,皆先登有功,封广昌亭侯。从征张绣于安众,围吕布于下邳,破别将,击眭固于射犬,攻刘备于沛,皆破之,拜讨寇校尉。渡河攻获嘉,还,从击袁绍于官渡,力战,斩绍将淳于琼。从击谭、尚于黎阳,斩其大将严敬,行游击将军。别击黄巾,破之,定乐安郡。从围邺,邺定,从击袁谭于南皮,先登,入谭东门。谭败,别攻雍奴,破之。建安十一年,太祖表汉帝,称进及于禁、张辽曰:“武力既弘,计略周备,质忠性一,守执节义,每临战攻,常为督率,奋强突固,无坚不陷,自援桴鼓,手不知倦。又遣别征,统御师旅,抚众则和,奉令无犯,当敌制决,靡有遗失。论功纪用,宜各显宠。”于是禁为虎威;进,折冲;辽,汤寇将军。

注释说明:

  • 张辽(张文远),雁门郡马邑人。原本是聂壹的后裔,后来因为逃避仇家而改姓张。年轻时曾作过郡吏。
  • 张辽跟随曹操征讨北方各地,参与了官渡之战及平河北等关键战役。
  • 孙权攻打合肥时,张辽坚守城池十余日而未被攻破,最终撤退。
  • 乐进字文谦,阳平卫国人,相貌短小,以勇猛闻名于曹操军中。他曾在濮阳、雍丘等地战斗中立下战功。
  • 乐进多次随曹操出征,如平定张绣、围攻吕布、击败公孙瓒等,皆有战功。
  • 在官渡之战中,乐进力战并斩杀了袁绍的将领淳于琼,表现出色。
  • 乐进还曾作为游击将军出击黄巾军,成功击败敌军并巩固了乐安郡的统治。
  • 乐进在曹操手下历任多个职务,包括讨寇校尉、军假司马等。
  • 乐进多次出征均有出色表现,深受曹操信赖和重视。
  • 张辽在合肥之战中表现出色,与典韦共同击败了十万敌军。
  • 张辽在合肥之战中因勇敢作战受到皇帝的称赞。
  • 乐进在官渡之战中力战有功,斩杀了袁绍的重要将领淳于琼。
  • 张辽、乐进等人都是曹操麾下的名将,他们的英勇表现赢得了皇帝的赏识和重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