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禁有威重,遣禁将数十骑,赍令书,径诣灵营夺其军,灵及其部众莫敢动;乃以灵为禁部下督,众皆震服,其见惮如此。迁左将军,假节钺,分邑五百户,封一子列侯。
建安二十四年,太祖在长安,使曹仁讨关羽于樊,又遣禁助仁。秋,大霖雨,汉水溢,平地水数丈,禁等七军皆没。禁与诸将登高望水,无所回避,羽乘大船就攻禁等,禁遂降,惟庞德不屈节而死。太祖闻之,哀叹者久之,曰:“吾知禁三十年,何意临危处难,反不及庞德邪!”会孙权禽羽,获其众,禁复在吴。文帝践阼,权称潘,遣禁还。
帝引见禁,须发皓白,形容憔瘁,泣涕顿首。帝慰谕以荀林父、孟明视故事,拜为安远将军。欲遣使吴,先令北诣邺谒高陵。帝使豫於陵屋画关羽战克、庞德愤怒、禁降服之状。禁见,惭恚发病薨。子圭嗣封益寿亭侯。谥禁曰厉侯。
诗句
黄巾起,鲍信招合徒,禁附从焉。
译文
黄巾起义爆发时,鲍信召集了徒众,于禁也加入了他。
注释
- 黄巾起义:东汉末年,由于社会矛盾激化,导致农民反抗官府的大规模起义。
- 鲍信:当时的地方豪强,因镇压黄巾起义而招募了许多追随者。
- 禁:本名不详,是鲍信的手下之一。
- 焉:在这里作动词用,意为“加入”。
赏析
此句通过描述黄巾起义的背景,为读者提供了事件发生的社会历史环境。同时,通过提及鲍信和于禁这两个关键人物,展现了当时社会的混乱状态。”禁”字的使用暗示了他后来在三国时期的重要地位和贡献。整个诗句简洁明了,既交代了事件的起因,又突出了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