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于江浦,何足可悲!文、武受命,成王乃平。先帝龙兴,海内望风,宰臣聪睿,自天降康。而将军不睹盛衰之纪,成败之符。譬如野火在原,蹈覆河冰,火灭水泮,将何所依附?囊者将军先君雍候,造怨而封,窦融知兴,归志世祖,皆流名后叶,世歌其美。

今诸葛丞相英才挺出,深睹未萌,受遗托孤,翊赞季兴,与众无忌,录功忘瑕。将军若能翻然改图,易迹更步,古人不难追,鄙土何足宰哉!盖闻楚国不恭,齐桓是责,夫差僭号,晋人不长。况臣与非主,谁肯归之邪?窃惟古义,臣无越境之交,是以前后有来无往。重承告示,发愤忘食,故略陈所怀,惟将军察焉。“凯威恩内着,为郡中所信,故能全其节。

及丞相亮南征讨闿,既发在道,而闿已为高定部曲所杀。亮至南,上表曰:“永昌郡吏吕凯、府丞王伉等,执忠绝域,十有余年,雍闿、高定逼其东北,而凯等守义不与交通。臣不意永昌风俗敦直乃尔!”以凯为云南太守,封阳迁亭侯,会为叛夷所害,子祥嗣。而王伉亦封亭侯,为永昌太守。马忠字德信,巴西阆中人也。少养外家,姓狐,名笃,后乃复姓,改名忠。为郡吏,建安末举孝廉,除汉昌长。先主东征,败绩猇亭,巴西太守阎芝发诸县兵五千人以补遣阙,遣忠送往。先主已还永安,见忠与语,谓尚书令刘巴曰:“虽亡黄权,复得狐笃,此为世不乏贤也。”建兴元年,丞相亮开府,以忠为下督。三年,亮入南,拜忠牂牁太守。郡丞朱褒反。叛乱之后,忠抚育恤理,甚有威惠。八年,召为丞相参军,副长史蒋琬署留府事。又领州治中从事。明年,亮出祁山,忠诣亮所,经营戌事。军还,督将军张嶷等讨汶山郡叛羌。十—年,南夷豪帅刘胄反,扰乱诸郡。征庲降都督张冀还,以忠代冀。忠遂斩胄,平南土。加忠监军、奋威将军,封博阳亭侯。初,建宁郡杀太守正昂,缚太守张裔于吴,故都督常驻平夷县。至忠,乃移治味县,处民夷之间。又越嶲郡亦久失土地,忠率将太守张嶷开复旧郡,由此就加安南将军,进封彭乡亭侯。延熙五年还朝,因至汉中,见大司马蒋琬,宣传诏旨,加拜镇面大将军。七年春,大将军费韦北御魏敌,留忠成都,平尚书事。祎还,忠乃归南。十二年卒,子修嗣。忠为人宽济有度量,但恢啁大笑,忿怒不形于色。然处事能断,威思并立,是以蛮夷畏而爱之。及卒,莫不自致丧庭,流涕尽哀,为之立庙祀,迄今犹在。

根据您提供的诗句,以下是我的理解和翻译:

  • 崩于江浦,何足可悲! 这句话意味着将军因为某些原因突然死亡,这并不值得悲哀。
  • 文、武受命,成王乃平。 这里提到了文王和武王的传承,以及成王的治理情况。
  • 先帝龙兴,海内望风,宰臣聪睿,自天降康。 指的是先帝(刘备)的伟大复兴,让天下人都感到敬畏;同时提到宰臣们的智慧和英明,带来了国家的繁荣。
  • 而将军不睹盛衰之纪,成败之符。 这里的“将军”可能是指某个具体的人或将领,但上下文没有明确指出是谁。它表达了这位将领未能认识到国家盛衰的规律和成败的标志。
  • 譬如野火在原,蹈覆河冰,火灭水泮,将何所依附? 这句话用比喻的方式表达了一种困境或危险的状态,类似于野火原野上,人们只能跳入水中以避免被火焰覆盖,一旦火焰熄灭,人们就无法找到依靠的地方。这里的野火和河水分别象征着危险和生存。
  • 囊者将军先君雍候,造怨而封,窦融知兴,归志世祖,皆流名后叶,世歌其美。 描述了将军的先君因某种原因被封为侯,而将军本人则因为与窦融的关系而得以回归并受到称赞。
  • 今诸葛丞相英才挺出,深睹未萌,受遗托孤,翊赞季兴,与众无忌,录功忘瑕。 这里提到了现在的丞相诸葛亮,他具有出众的才能和洞察力,被刘备临终托孤,辅助年幼的刘禅,不受外界干扰。
  • 将军若能翻然改图,易迹更步,古人不难追,鄙土何足宰哉! 如果将军能够彻底改变现状,走上新的路径,那么古人都有机会重新崛起,而我们这个地方又有何足轻重呢?
  • 盖闻楚国不恭,齐桓是责,夫差僭号,晋人不长。况臣与非主,谁肯归之邪?窃惟古义,臣无越境之交,是以前后有来无往。重承告示,发愤忘食,故略陈所怀,惟将军察焉。 这里列举了历史上楚国的不恭、齐国的桓公被责罚、夫差的僭位和晋国的不长寿命的例子。强调了臣子之间应该保持忠诚而不越界的原则。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和现实人物的描述,展示了忠诚、智慧和勇敢的重要性。诸葛亮在诗中被高度赞扬,他的忠诚、智慧和对国家的贡献都被歌颂。同时,诗人也提醒人们要警惕背叛和政治的不稳定,以及忠诚对于个人和国家的重要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