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遣诸葛诞、胡遵等攻东兴,诸葛恪率军拒之。诸将皆曰:“敌闻太傅自来,上岸必遁走。”奉独曰:“不然。彼动其境内,悉许、洛兵大举而来,必有成规,岂虚还哉?

无恃敌之不至,恃吾有以胜之。“及恪上岸,奉与将军唐咨、吕据、留赞等,俱从山西上。奉曰:”今诸军行迟,若敌据便地,则难与争锋矣。“乃辟诸军使下道,帅麾下三千人径进。时北风,奉举帆二日至,遂据徐塘。天寒雪,敌诸将置酒高会,奉见其前部兵少,相谓曰:”取封侯爵赏,正在今日!“乃使兵解铠着胄,持短兵。敌人从而笑焉,不为设备。奉纵兵斫之,大破敌前屯。会据等至,魏军遂溃。迁灭寇将军,进封都亭侯。

魏将文钦来降,以奉为虎威将军,从孙峻至寿春迎之,与敌追军战于高亭。奉跨马持矛,突入其陈中,斩首数百,获其军器。进封安丰侯。

诗句:

诸葛恪率军拒敌,诸将皆言:“敌闻太傅自来,上岸必遁走。”奉独曰:“不然。彼动其境内,悉许、洛兵大举而来,必有成规,岂虚还哉?无恃敌之不至,恃吾有以胜之。”

译文:

诸葛恪率领军队抵抗敌军,众将领都纷纷议论说:“敌人听说丞相亲自前来,肯定会上岸逃跑。”但只有程普一个人说道:“并非如此。他们调动了境内的兵力,从许昌和洛阳调集了大量的军队而来,必定是有计划的,怎么会轻易撤退呢?我们不能依赖敌人的不来进攻,而要有信心我们能够战胜他们”。

解析:

这句诗描绘了诸葛恪面对敌军时的坚定态度,以及他对于敌人动向的敏锐观察和判断。其中“无恃敌之不至,恃吾有以胜之”表达了程普对于战斗的信心和决心,他认为只要有足够的准备和实力,就不怕敌人的进攻。

诗句:

及恪上岸,奉与将军唐咨、吕据、留赞等,俱从山西上。奉曰:”今诸军行迟,若敌据便地,则难与争锋矣。“乃辟诸军使下道,帅麾下三千人径进。时北风,奉举帆二日至,遂据徐塘。天寒雪,敌诸将置酒高会,奉见其前部兵少,相谓曰:”取封侯爵赏,正在今日!“乃使兵解铠着胄,持短兵。敌人从而笑焉,不为设备。奉纵兵斫之,大破敌前屯。会据等至,魏军遂溃。迁灭寇将军,进封都亭侯。

译文:

当诸葛恪成功登陆后,程普与其他将领一起从山西上陆。程普说道:“如今我军行进缓慢,如果敌人占据有利地形防守,那么我们就很难和他们正面交锋了。”于是,他命令部下先行下山,自己率领自己的三千士兵直接前进。当时正值北风,程普扬帆两天就到达了目的地。随后占领了徐塘。天气寒冷飘落着雪花,敌人将领们在营帐中设宴庆祝,看到程普的前哨兵力较少,就相互嘲笑起来。程普趁机命令士兵卸下盔甲,穿上铠甲,手持短兵器。敌人因此放松了警戒,没有做好防备。于是程普指挥士兵发动攻击,大败了敌人的前哨部队。此时,唐咨等人也赶到了战场,魏军顿时陷入混乱,最终被打败。程普因功被封为灭寇将军,并晋升为都亭侯。

解析:

这段诗句描绘了程普在战场上的智慧和果断。他不仅分析了敌我双方的形势,而且迅速采取行动,利用自然条件和敌方的松懈,成功地击败了敌军的前哨。通过这个场景,展现了程普作为一位将领的勇猛和智谋。

诗句:

奉迁灭寇将军,进封都亭侯。

译文:

程普因为这次战役的胜利被提升为灭寇将军,并且晋升为都亭侯。

赏析:

这首诗主要叙述了程普在战斗中展现出的智慧和勇气,以及他在关键时刻所作出的正确判断和决策。程普不仅善于分析敌情,而且敢于主动出击,利用各种战术和策略,最终取得了胜利。这种英勇和智慧是古代战争中非常宝贵的品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