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用在幽,涉有览无。
神由昧彻,识以照粗。
积微自引,因功本虚。
泯彼三观,忘此毫馀。
念佛三昧诗四首 其一
妙用在幽,涉有览无。
神由昧彻,识以照粗。
积微自引,因功本虚。
泯彼三观,忘此毫馀。
释义: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共四首。其中第一首的内容如下:
妙用在幽,涉有览无。
神由昧彻,识以照粗。
积微自引,因功本虚。
泯彼三观,忘此毫馀。
注释:
- 妙用在幽:指佛教中的“妙用”,通常指修行者内心的清净和智慧。幽,深奥的意思,这里指修行的深度。
- 涉有览无:既有所见又有所不可见。这里的“有”和“无”是相对的概念,强调修行者对世界的深入观察和超脱体验。
- 神由昧彻:神明(精神)通过修行而达到彻底的境界。昧,模糊不清;彻,彻底。
- 识以照粗:知识或认识通过修行而达到对事物本质的洞察。粗,粗糙、表面。
- 积微自引:积累微小的变化能够引发大的变革或成就。微,细微的小事,变化。
- 因功本虚:通过修行得到的功德本质上是空性的。功,成就、功绩;虚,空虚、非实。
- 泯彼三观:摒弃对世界的传统看法和理解。彼,指那些。
- 忘此毫馀:忘却了所有的琐碎杂念和烦恼。毫,非常小的东西,引申为细小的烦恼。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白居易对修行和内心清净的看法。他认为修行的最高境界是超越对世界的直观认识,达到一种深刻的精神层面的觉悟。通过对微小事物的观察和领悟,修行者可以引发大的变化和成就。此外,他也提倡放下对世界的固定看法,以空性的眼光来看待世间的一切,从而达到心灵的解脱和自由。这首诗体现了佛教中关于修行的重要理念,即通过内观和实践来达到心灵的净化和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