荡荡夷庚,物则由之。
蠢蠢庶类,王亦柔之。
道之既由,化之既柔。
木以秋零,草以春抽。
兽在于草,鱼跃顺流。
四时递谢,八风代扇。
纤阿案晷,星变基躔。
五纬不愆,六气无易。
愔愔我王,绍文之迹。

【注释】:

荡荡:广大无边的样子。

夷庚:即“殷庚”,商朝灭亡后,殷的后代子孙逃到周地,以殷为姓,称殷庚。

物则由之:万物都遵循殷庚之道。

蠢蠢庶类:指各种动物。

王亦柔之:君王也柔和。

道之既由:治理之道已得正道。

化之既柔:教化之术已得其理。

木以秋零:树叶因秋天而飘落。木,指树。

草以春抽:草木因春天而发芽。

兽在于草,鱼跃顺流:野兽在草地上嬉戏,鱼儿顺流而下。

四时递谢:四季更替,各有特点。

八风代扇:四季风向变化,如用扇子一般。八方之风。

纤阿案晷:传说中善于制作日晷的人。纤阿,传说中的神射手。

星变基躔:星辰运行变化,是天文的规律。基,基础。躔,星辰移动轨道。

五纬不愆:五星不偏离轨道。

六气无易:六合之气无异常。

愔愔我王:形容君王仁慈和顺。愔愔,安详。

绍文之迹:继承文化传统的事迹。

【赏析】:

《补亡诗》是西周初年周公东征胜利之后所作,歌颂周成王的功德。此诗是其中的第四首。全诗以殷末遗民的口吻,表达了对周王朝的向往和拥护之心。

开头两句,写殷商灭亡以后,许多殷族后裔逃难到了周国。他们看到周天子施行仁政,就纷纷归附于周,表示愿意永远跟随他。这里,“荡荡”形容周王室声威远播;“由之”则表示殷遗民对周王朝的归心似箭、忠心耿耿。

下面四句,写殷遗民对君王的态度。他们认为君王应该像水一样温和、宽厚,所以君王也应该顺应百姓的意愿去治理天下。“蠢蠢庶类,王亦柔之”一句,把君王比喻为温顺的流水,形象生动,令人信服。

“道之既由,化之既柔。”两句,意思是说治理之道已得正道,教化之术也恰到好处。这是殷遗民对周天子的赞颂。

“木以秋零,草以春抽。”两句,写树木在秋季枯落,草木却在春季萌生。这是大自然的常态,也是殷遗民所期望的景象。因为草木萌生象征着生机勃勃,树木枯落意味着生命循环、万物更新。这两句诗通过描绘自然现象,寓意着希望周天子能够像大自然一样生生不已,永葆繁荣昌盛。

“兽在于草,鱼跃顺流。”两句,写野兽在草地上嬉戏,鱼儿在河里畅游。这是一幅和谐美好的画面,展现了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

“四时递谢,八风代扇。”两句,意思是四季交替更替,八方之风轮流吹拂。这两句诗通过描绘季节和风向的变化,寓意着希望周天子能够顺应自然规律,处理好国家大事。

“纤阿案晷,星变基躔。”两句,写善于制作日晷的人纤阿,以及星辰运行变化。这是对天文知识的赞颂,也是对周天子治国有方、顺应天意的赞美。

最后两句,写周天子仁慈爱民,继承了文化传统的功绩。“五纬不愆,六气无易”两句,意思是五星不偏离轨道,六气没有异常。这是对国家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肯定。

“愔愔我王,绍文之迹。”两句,意思是我的君王仁慈和顺,继承文化传统的事迹。这两句诗是对周天子的赞美,也是殷遗民对周王朝的期待和信任。

这首诗以殷遗民的口吻,表达了他们对周天子的拥护和敬仰之情。全诗语言朴实无华,但意境深远。诗人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绘和对四季交替、八方之风、星辰运行等天文知识的引用,寓意着希望周天子能够顺应自然规律,处理好国家大事;同时,他也表达了对周天子仁慈爱民、继承文化传统的赞赏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