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肃君子,由仪率性。
明明后辟,仁以为政。
鱼游清沼,鸟萃平林。
濯鳞鼓翼,振振其音。
宾写尔诚,主竭其心。
时之和矣,何思何修。
文化内辑,武功外悠。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辨析。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本诗是一首咏物诗,以鱼游水沼、鸟集林中为喻,描写了君主的圣明贤能,表达了对君主治国安邦的期望。首句“君子”,指国君。次句“由仪”即《诗经·周颂》中的《昊天有成命》,“肃”,形容国君的威严。第三句“明明后辟”,指君王英明,国政清明。第四句“仁以为政”指君主施仁政。第五句“鱼游清沼”比喻君主德政如水清如镜,百姓安居乐业。第六句“鸟萃平林”比喻君主仁政如林鸟归巢,百姓安居乐业。末两句写君主与臣民之间的关系,君主与臣民之间关系和谐,百姓生活安定、幸福,因此无需再去思考什么,也不必去修什么德行。整首诗歌通过描绘鱼游水塘、鸟儿栖息树林的画面,表现了诗人对于国家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的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追求。
【答案】
译文:
君子们严肃庄重,一切皆遵循礼仪。
君王英明,国政清明,施仁政。
鱼儿在清水中游弋,鸟儿在树林里聚集。
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泳,鸟儿在树林里快乐地歌唱。
君臣相互信任,彼此坦诚相待。
时令和谐,何须再想何事?
文治武功都需修养。
赏析:
《补亡诗六首》共六首,这是其中的第六首。《毛诗序》说:“《黍离》,闵宗周也。周大夫行役至于宗周,过故宗庙宫庭,尽为禾黍。闵周室之颠覆,彷徨不忍去,而作是诗也。”朱熹《诗集传》:“此诗言君臣相爱,则天下治矣。”这首诗是借鱼和鸟来比喻君臣关系,表达作者对当时政治的不满,并希望统治者能够施行仁政,使国家政治清明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