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山川,骁骁征遐。
陟升嶕峣,降涉洪波。
言无不利,乘崄而嘉。
人怀思虑,我保其和。
【注释】
悠悠:长远。骁骁:雄壮威武。
征遐:远行出征。跻:登上。嶕峣(jiān yáo):山势高峻。
涉洪波:渡过深水。
言无不利:说话没有不灵验的。
乘险而嘉:凭借危险而得到吉祥。
人怀思虑:人心怀着忧虑。
我保其和:我保持了和谐。和,指和谐安宁。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顾彦先的深情厚意,也表达了诗人自己对朋友的祝愿和希望。
一、二句写景。“山川”二字,总括下文,“骁骁征遐”,是说顾彦先是去远方征战。“陟升嶕峣”、“降涉洪波”,是说顾彦先登上高山峻岭,渡过深水大河。“骁骁”两字,形容顾彦先英勇果敢。一个“远”字,概括了顾彦先要去的地方很远;一个“高”字,概括了顾彦先要攀登的山很高。“陟升嶕峣”,“降涉洪波”,是说顾彦先要登高山,越深水。一个“陟”,意思是登山,“升嶕峣”,“嶕峣”,山势高峻的意思,突出了顾彦先的勇武精神。“涉洪波”,是说顾彦先要渡大江大河,“洪波”,指江流浩渺、波涛汹涌的江河。这两个动词,生动地表现了顾彦先的英雄气概和豪迈之情。
三、四句写情。“言无不利”,是说顾彦先说到做到,言语无不灵验。“乘险而嘉”,是说顾彦先能够凭借危险而获得吉祥。“人怀思虑”,是说顾彦先心中怀着忧愁和忧虑;“我保其和”,是说他保护着和谐安宁。这两句,既写出了顾彦先的豪迈精神,又流露出他关心友人、为朋友着想的善良本性。
这首诗在结构上很有特色。全诗分为三层。第一层,开头两句,写诗人与顾彦先分别的情景以及顾彦先去向远方征战的情况。第二层,从第三句开始,写顾彦先登临高山,渡过深水,体现了他的英雄本色。第三层,最后两句,写顾彦先内心充满忧愁,但诗人仍然为他祝福,祝愿他能平安无事。这样层层递进,使整首诗显得层次分明,脉络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