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芒上玄,有物有则。
厥初造命,立我艺则。
爰兹族类,有觉先识。
斯文未丧,诞育明德。(一章)
允矣顾生,载灵之和。
沈根芳沼,濯秀兰波。
渊翘戢颖,景茂凌华。
惟是德心,是用闲邪。(二章)
德心伊何,行归于周。
希高仰峻,企远怀悠。
匪愿在明,靡倦斯幽。
凡我同朋,瞻言清休。(三章)
慎终于远,俾民归厚。
言若有行,及予携手。
何以恤我,其仁孔有。
心之云爱,隆敬其久。(四章)
既迈斯仁,亦迪兹文。
藻不雕朴,华不变淳。
有斐君子,如圭如璠。
仰钦德类,依怀惠诠。
式扬好问,邦家于宣。(五章)

诗句翻译

1 “芒芒上玄,有物有则”:广阔的天空之中,有着法则和秩序。

  • 注释:”芒芒”形容天空的辽阔,”上玄”指的是高远的天空或至理,”有物有则”表达了天地间存在规律与原则。
  1. “厥初造命,立我艺则”:最初创造了生命,设立了我的艺术准则。
  • 注释:”厥初”指最初的时刻,”造命”表示创造生命或天命,”立我艺则”强调艺术创作的法则或标准。
  1. “爰兹族类,有觉先识”:因此我们这一族群,具有先知的智慧。
  • 注释:”爰兹”即于此,”族类”指人类群体,”有觉先识”表明我们具有超越常人的先见之明或智慧。
  1. “斯文未丧,诞育明德”:我们的文化未曾丧失,孕育了光明的德行。
  • 注释:”斯文”指这里所说的文化或知识,”未丧”表示未被遗忘或破坏,”诞育明德”意味着通过教育和文化的培养,培养出了明智的人。
  1. “允矣顾生,载灵之和”:你真是顾生啊,充满了生命的和谐。
  • 注释:”允矣”是赞美之词,”顾生”可能指某人,”载灵之和”表示充满生命力且和谐。
  1. “沈根芳沼,濯秀兰波”:沉静的根部如同芳草的池塘,清澈的水面映照着秀美的兰花。
  • 注释:”沈”意为沉,”根芳”指根部芬芳,”芳沼”是指池塘,”濯秀”意为清水中洗涤出美好的事物,”兰波”指美丽的兰花。
  1. “渊翘戢颖,景茂凌华”:深邃的深渊里,隐藏着才华横溢的人物。
  • 注释:”渊翘”形容深不可测的地方,”戢颖”意指隐藏才华,”景茂凌华”指才情出众、如花似锦。
  1. “惟是德心,是用闲邪”:正是因为拥有高尚的品德,才能远离邪恶。
  • 注释:”惟是”是只有如此的意思,”德心”指的是内心的德行,”闲邪”即远离邪恶之事。
  1. “德心伊何,行归于周”:内心的道德是什么?它的行为最终归于周道。
  • 注释:”伊何”是疑问词,”行归于周”中的“周”可以理解为周全、完美,表示行为的完善和圆满。
  1. “希高仰峻,企远怀悠”:渴望追求高大与崇高,向往遥远的理想。
  • 注释:”希高仰峻”意味着追求卓越与高远,”企远怀悠”则是向往着遥远而又宁静的理想。
  1. “匪愿在明,靡倦斯幽”:并非只求明亮,而是乐于享受这种幽暗之美。
  • 注释:”匪愿”是否定形式,表示不满足于现状,”在明”可以解释为追求明亮,而”靡倦斯幽”则表达了对这种宁静生活的满足和喜爱。
  1. “凡我同朋,瞻言清休”:与我志同道合的朋友们一起,欣赏着这份清净美好。
  • 注释:”同朋”指志同道合的朋友,”瞻言清休”意味着共同欣赏这清幽美好的环境。

赏析

这首诗是一封书信或诗歌中的第五章,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赞美和感谢之情。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个人品质来展现其对友人的敬仰和赞赏。整首诗以优美的语言表达了深厚的友谊,以及对自然美和内心美德的赞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