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瓜东井上,冉冉自逾垣。
与君新为婚,瓜葛相结连。
寄托不肖躯,有如倚太山。
兔丝无根株,蔓延自登缘。
萍藻托清流,常恐身不全。
被蒙丘山惠,贱妾执拳拳。
天日照知之,想君亦俱然。
【注释】
种瓜:种植瓜果。东井:古代宫名,位于长安城东南。冉冉:缓慢的样子。逾垣:翻墙。
君:对对方的敬称。新:刚结婚。为婚:成亲或缔结婚姻。
有如倚太山:就像依靠泰山一样。
兔丝:菟丝草,蔓生植物,攀附树木,常用来比喻依附者。无根株:没有根基的草木。
清流:清澈的水。常恐身不全:常常担心自己不能保全。
丘山:高大的山,这里指君子。惠:恩惠,恩泽。贱妾:地位卑贱的妻妾。执拳拳:怀着拳拳之心。拳拳,拳拳之情。
天日:太阳和云霞。知:通“智”明察。想君亦俱然:希望您也能这样明智。也,同“一”。俱,都,都如此。
【赏析】
《种瓜篇》作于唐玄宗天宝初年(742),是一首讽刺诗。全诗以种瓜喻人,通过种瓜人与妻子的对话,揭露了当时社会上层一些人物的丑恶嘴脸。
诗的前半部分描写种瓜人种瓜的情景,后半部分写种瓜人与妻子的对话,最后以夫妻问答的形式点出主题。
首句交代了种瓜的地点,即在长安城东南的东井上,暗示皇帝所在之处,表明作者的隐微讽谕之意。种瓜人种瓜的动作很慢,说明他在等待机会,以便攀附权贵。“种瓜”二字,既是动作,又是隐喻。诗人用“冉冉自逾垣”来形容种瓜人的谨慎小心,更突出了他攀附权贵、不择手段的丑恶嘴脸。
第二句是说种瓜人与妻子刚刚结亲,因此他们之间瓜葛相连,相互依存。这一句进一步揭示出种瓜人是攀附权贵的典型,他们之间没有真挚的感情,只有赤裸裸的利益关系。这种关系的建立,往往需要借助婚姻这个纽带。
第三句是说种瓜人将寄托终身的希望寄托给了不肖之躯的妻子,也就是他的妻子。这里的“不肖”,指的是品行不端、道德败坏的人。而“相结连”则意味着种瓜人和妻子之间的感情已经达到了密不可分的程度。这种感情的存在,使得他们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了。
第四句是说种瓜人将自己的一生都寄托在妻子身上,就像依靠泰山一样。这句中的“有如倚太山”,形象地描绘出了种瓜人对自己妻子的依赖程度以及他对妻子的信任和忠诚。
第五句是说种瓜人的妻子像菟丝草一样,没有根基的草木,只能依附大树生存。这里的“兔丝”指的是菟丝草,是一种攀附其他植物生长的植物;“无根株”表示没有自己的根基和支撑;“蔓延自登缘”则是指菟丝草会顺着其他的植物往上攀爬,最终达到自己的目标。
第六句是说种瓜人的妻子像没有根基的草木一样,只是不断地依附着大树生存,却不知道如何保护自己的生命。这里的“萍藻托清流”指的是浮萍和海藻等依附在大水流中的植物,它们虽然得到了水的滋养和保护,但却无法摆脱死亡的命运。这一句表达了种瓜人妻子对自身命运的无奈和担忧。
第七句是说种瓜人的妻子像浮萍和海藻一样,常常担心自己不能保全性命。这里的“常恐身不全”意味着她对自己的安全感到担忧。这表达了种瓜人妻子对自己前途的忧虑和恐惧。
第八句是说种瓜人的妻子被丘山所恩泽,也就是受到了君子的庇护和帮助。这里的“被蒙丘山惠”指的是受到君子的恩惠和庇护;“贱妾执拳拳”则是种瓜人妻子表达自己感激之情的方式,用拳头紧握着来表达自己的诚意和感激之情。
第九句是说太阳和云霞能够洞察一切,希望君子也能同样洞悉真相。这里的“天日”指的是太阳和云霞,它们能够照亮万物并揭示真相;“知”在这里有了解、知道的意思;“想君亦俱然”则是说希望君子也能够像太阳和云霞一样洞悉真相。这表达了种瓜人妻子对君子的期待和信任。
第十句是说种瓜人的妻子也希望君子能够像阳光一样照耀大地,让大地充满光明和希望。这里的“想君亦俱然”与前面的“天日”相对应,都是希望能够得到对方的认可和理解。这表达了种瓜人妻子对君子的期盼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