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游郁绝山,夕偃高晖堂。
振辔步灵锋,无近于沧浪。
玄井三仞际,我马无津梁。
倏欻九万间,八维已相望。
有待非至无,灵音有所丧。
云林与众真吟诗第十一首 其四
朝游郁绝山,夕偃高晖堂。振辔步灵锋,无近于沧浪。玄井三仞际,我马无津梁。倏欻九万间,八维已相望。有待非至无,灵音有所丧。
注释:
- “郁绝山”:指著名的郁山,位于江苏省句容市,是一座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山。
- “高晖堂”:一座古建筑,位于郁山的附近,是古代文人雅士常去的地方之一。
- “振辔步灵锋”:描述骑马者在灵峰上行走,这里的“灵锋”可能是指山脉的某个特殊地形或自然景观。
- “无近于沧浪”:表示不要靠近大海,可能是由于海风的影响或其他原因。
- “玄井三仞际”:“玄井”可能指的是一个深井或者水井,而“三仞”是一种古代长度单位,大约等于3.07米左右。
- “我马无津梁”:表示马匹没有桥或渡口可以过河,暗示了环境的险峻或缺乏基础设施。
- “倏欻九万间”:形容天空广阔无垠,可能意味着视野非常开阔。
- “八维已相望”:描述了一种空间上的对称或平衡,可能是对周围环境的一种感受或评价。
- “有待非至无”:表达了一种哲学观念,认为有些东西存在但并不是真正的存在,强调存在的虚无性。
- “灵音有所丧”:可能是指某种精神上的损失或失落感,可能是由于环境的荒凉或心灵的触动。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郁绝山、高晖堂等地点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宁静而深远的自然景色。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思考,诗人传达了一种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感慨。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画面感,能够引发读者对自然和人生更深层次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