漼如叶落树,邈若雨绝天。
雨绝有归云,叶落何时连。
山气冒冈岭,长风鼓松柏。
堂虚闻鸟声,室暗如日夕。
昼愁奄逮昏,夜思忽终昔。
展转独悲穷,泣下沾枕席。
人居天地间,飘若远行客。
先后讵能几,谁能弊金石。
杨氏七哀诗
翻译版本:
如同叶子从树上落下,
仿佛雨声在天地间断绝。
雨后云归,叶落何时能再连?
山气冲天,松柏在风中摇曳。
空堂寂静,只听见鸟儿的叫声,
室内昏暗,仿佛已是日暮。
白日愁思萦绕,夜晚忽然想起往昔。
辗转难眠,独自悲伤到泪沾枕席。
人活在天地之间,如飘荡的旅人。
世事变迁,谁能抵御时间的侵蚀?
谁能使金石不朽?
注释和赏析:
漼如叶落树: “漼如”形容树叶从树上轻轻飘落的样子,“叶落树”则描绘了落叶随风而下的自然景象。
邈若雨绝天: “邈若”表示遥远,“雨绝天”意味着雨水停止,天空显得空旷。
雨绝有归云: 雨水停止后,云朵会聚集在一起,形成乌云。这里暗示着自然的循环和变化,也反映了诗人对无常世界的感慨。
叶落何时连: “叶落何时连”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和事物更迭的无奈感。
山气冒冈岭: “冒”是指冒出、升腾的意思,“山气”指的是山间的雾气或气息,“冈岭”是指山峰和丘陵。这句描述了山间雾气升腾的景象,给人一种神秘而深远的感觉。
长风鼓松柏: “长风”指的是大风,“鼓”是推动的意思,“松柏”代表坚韧不拔的精神。这句描绘了大风中松柏依然挺立的情景,象征着坚强和毅力。
堂虚闻鸟声: “堂虚”指的是空旷的房间,“闻鸟声”表示听到鸟儿的声音。这里的“堂虚”可能意味着诗人的心情也变得空旷和寂寥。
室暗如日暮:“室暗”表示房间内光线不足,“如日暮”意味着天色已晚。这句描述了房间内的昏暗景象,与日暮时分的景色相呼应。
昼愁奄逮昏: “昼愁”指白天的忧愁,“奄逮昏”则表示突然降临的黄昏。这里的“昼愁”可能是由于某种原因引起的烦恼或忧虑,“奄逮昏”则描绘了这种忧愁在黄昏时达到高潮的情景。
夜思忽终昔: “夜思”表示晚上的思考,“忽终昔”则表示思绪突然终结了旧日。这句表达了诗人在夜晚思考时,思绪突然中断,仿佛结束了对过去的回忆。
展转独悲穷: “展转”表示翻来覆去,“独悲穷”则表示独自悲伤到极点。这里的“独悲穷”可能是由于某种原因引起的悲伤,而“展转”则描绘了这种悲伤在夜晚难以平息的情景。
泣下沾枕席: “泣下”表示哭泣,“沾枕席”则表示泪水打湿了枕头和席子。这里的“泣下沾枕席”可能是由于某种触动或情感的爆发导致的哭泣,而“沾枕席”则描绘了这种哭泣在夜晚无法抑制的情景。
人居天地间: “人居天地间”表示人类居住在天地之间,这里的“人居”强调了人类的存在和活动范围。
飘若远行客: “飘若”表示飘浮不定的样子,“远行客”则表示像旅行者一样四处漂泊的人。这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身处世界之中却感到漂泊不定的情感。
前后讵能几: “前后”表示前后或始终,“讵能几”则是说怎么能持续多久。这里的“前后”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变化的不定性,而“讵能几”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谁能弊金石: “谁能”表示谁能够,“弊金石”则表示破坏坚硬的石头。这里的“谁能”表达了疑问,而“弊金石”则描绘了一种极端困难的情况,意指面对重重困难仍然坚持信念的人。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人物情感,展现了人与自然和历史的紧密联系。通过对落叶、风雨、山气、松柏等自然元素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生命无常和自然循环的感慨。同时,通过描写夜晚的思考和哭泣,诗人表达了内心的孤独和悲伤,以及对人类存在的反思。整首诗充满了哲理性和抒情性,展示了诗人深邃的内心世界和丰富的情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