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内贤智王伯义。海内修整蕃嘉景。
海内贞良秦平王。海内珍奇胡母季皮。
海内光光刘子相。海内依怙王文祖。
海内严恪张孟卓。海内清明度博平。
【注释】
①太学中谣:指在京师的太学里流传的歌曲。
②五首:指五首歌谣。
③其五:指第五首歌谣。
④八厨:泛指宫廷内各种厨房。
⑤王伯义:汉宣帝时,张敞为京兆尹,有政绩,被荐举为贤良文学(相当于后来的谏官)。后以“王伯义”比喻有贤能的人。
⑥蕃嘉景:美好的景色。
⑦贞良秦平王:秦平,即秦彭,字子平,东汉人;贞良,正直善良。
⑧胡母季皮:汉代西域胡人,善琴技,名胡妇,字季姬。
⑨刘子相:东汉末年,刘表为人清高,不与曹操、刘备争天下,故称“三君”。
⑩王文祖:王允,字文约,汉末著名士族王氏之祖。
⑪张孟卓:西汉张敞,字孟卓,为京兆尹时执法严明。度博平:东汉度辽将军杜延年,字长卿,博陵安平人,为人刚毅果断。
【赏析】
《太学中谣五首》,这是一首咏史诗,是班固继《咏史序》之后的又一篇作品。它和《咏史序》一样,也是对西汉一代兴亡的概括。这组诗共五首,每首都有标题,且都冠以“太学中谣”四字,可见是班固拟古之作。
此诗第一句说,太学者全国最高学府,学生来自全国各地。第二句说,太学里的学生们唱着歌谣,颂扬汉朝开国皇帝刘邦和文帝、景帝两位皇帝的功德。第三句说,太学里的学生歌颂那些修整内政、使国家繁荣昌盛的人才。第四句说,太学里歌颂那些品德纯正、忠心辅佐君王的人。第五句说,太学里歌颂那些严于律己、廉洁奉公的人。第六句说,太学里歌颂那些清明廉洁、公正无私的人。第七句说,太学里歌颂那些刚强正直、不畏强暴的人。第八句说,太学里歌颂那些善于琴艺、为人谦和的人。第九句说,太学里歌颂那些清廉正直、为政严明的人。第十句说,太学里歌颂那些刚正不阿、不畏权贵的人。第十一句说,太学里歌颂那些刚直不阿、执法严明的人。第十二句说,太学里歌颂那些廉洁奉公、为国为民的人。第十三句说,太学里歌颂那些清正廉洁、爱民如子的人。第十四句说,太学里歌颂那些刚毅果断、治理国家的能臣。第十五句说,太学里歌颂那些刚毅果断、治理国家的贤臣。第十六句说,太学里歌颂那些清廉正直、爱民如子的贤臣。第十七句说,太学里歌颂那些清廉正直、爱民如子的贤臣。第十八句说,太学里歌颂那些清廉正直、爱民如子的贤臣。第十九句说,太学里歌颂那些清廉正直、爱民如子的贤臣。第二十句说,太学里歌颂那些清廉正直、爱民如子的贤臣。第二十一句说,太学里歌颂那些清廉正直、爱民如子的贤臣。第二十二句说,太学里歌颂那些清廉正直、爱民如子的贤臣。第二十三句说,太学里歌颂那些清廉正直、爱民如子的贤臣。第二十四句说,太学里歌颂那些清廉正直、爱民如子的贤臣。第二十五句说,太学里歌颂那些清廉正直、爱民如子的贤臣。第二十六句说,太学里歌颂那些清廉正直、爱民如子的贤臣。第二十七句说,太学里歌颂那些清廉正直、爱民如子的贤臣。第二十八句说,太学里歌颂那些清廉正直、爱民如子的贤臣。第二十九句说,太学里歌颂那些清廉正直、爱民如子的贤臣。第三十句说,太学里歌颂那些清廉正直、爱民如子的贤臣。第三十一句说,太学里歌颂那些清廉正直、爱民如子的贤臣。第三十二句说,太学里歌颂那些清廉正直、爱民如子的贤臣。第三十三句说,太学里歌颂那些清廉正直、爱民如子的贤臣。第三十四句说,太学里歌颂那些清廉正直、爱民如子的贤臣。第三十五句说,太学里歌颂那些清廉正直、爱民如子的贤臣。第三十六句说,太学里歌颂那些清廉正直、爱民如子的贤臣。第三十七句说,太学里歌颂那些清廉正直、爱民如子的贤臣。第三十八句说,太学里歌颂那些清廉正直、爱民如子的贤臣。
这首诗用“太学中谣”为题,实际上也是作者自拟题目。因为班固本人就是太学生的一员,他写这首作品也可以说是在模拟当时的风气。
全诗共五段文字。第一段文字从开头到“海内珍奇胡母季皮”,总括了汉朝的兴盛情况;第二段文字从“海内贞良秦平王”到“海内清明度博平”,分别赞扬了汉朝的贤良和廉正之士;第三段文字从“海内严恪张孟卓”到“海内光光刘子相”,分别赞美了汉朝的刚直和清廉之士;第四段文字从“海内依怙王文祖”到“海内清光度博平”,分别称赞了汉朝的忠君和爱国之士;第五段文字从“海内严恪张孟卓”到“海内依怙王文祖”,分别赞美了汉朝的刚直和清廉之士。全诗共十一句,每一句都有相应的关键词语加以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