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名洁兮行弥章。托节鼓兮令躬丧。
歍钦何辜遇斯殃。嗟嗟柰何罹斯殃。
【注释】
嘉名:美名;行(háng):品行;弥章:更加显著;托节:寄托节操;鼓:击鼓,这里指丧钟。躬:自;歍(yǎn)钦:哀叹;何辜:有什么罪过;遭:遭遇;嗟嗟:感叹词;柰何:怎么办;罹(lí):遭受。
【赏析】
《诗经》中有许多作品是表现妇女的悲伤和哀怨的。《伯姬引》这首诗写的是古代王后伯姬被其夫鲁桓公杀害的故事,诗中的主人公是伯姬。她以美名洁身自好,却不幸为人所杀。全诗共三章,每章都是以“嗟嗟”开头,表达她的悲愤与哀怨。
第一章,写伯姬在临死之际的悲痛。她对丈夫说:“我有一个美好的名声,但品行却很卑贱。”接着又说:“我寄托了我的节操,但我因此遭受了丧钟之声。”这里用“行弥章”来形容自己的行为非常显著,而“令躬丧”则是指自己因此受到丧钟之声的打击。
第二章,写伯姬对所遭遇的灾祸感到悲哀,并感叹自己的命运是多么不幸。这里用“歍钦何辜遇斯殃”来表达她的感慨,意思是“我有什么罪过要遭遇这样的灾祸”。
最后一章,写伯姬对自己的遭遇感到无奈和悲哀。“嗟嗟柰何罹斯殃”,意思是“唉!怎么办呢?我要遭受这样的灾祸”。
这首诗通过对伯姬的描写,展示了她在面对不幸时的内心世界,以及她对自己命运的无奈和悲哀。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女性命运的同情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