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月采桑时,林下与欢俱。
养蚕不满百,那得罗绣襦。

【注释】

①采桑:指采桑养蚕。古代女子有为男子织作丝绵衣服的习惯。②度:这里指度过,完成的意思。③罗襦:用丝织品做成的短衣。④那得:怎么能够。⑤“春月”二句:意谓在春天的月光下采桑时,男女双方欢聚一堂。⑥“养蚕”句:意谓没有百只蚕,哪能织出百匹丝绵呢?⑦“那得”句:意思是说,没有男子为她织做罗绮的内衣,她哪能穿得起这样的丝衣呢?⑧“采桑”二句:意谓在春天的月光下采桑时,男女双方欢聚一堂。⑨“养蚕”句:意谓没有百只蚕,哪能织出百匹丝绵呢?⑩“那得”句:意思是说,没有男子为她织做罗绮的内衣,她哪能穿得起这样的丝衣呢?

【赏析】

《乐府诗集》卷六八《杂曲歌辞》中有一首《有所思》,内容是:“所思在远道,佳期旷未来。兰皋多芳草,罗帷久不归来。”与这首诗相比,前者以“思”字为主,后者则以“欲”字为主;前者写对远方人的思念,后者写对罗绮衣裳的渴望。诗中主人公对远方的情人或爱人的思念和渴望之情,表现得十分迫切而又缠绵悱恻,可谓“情深而意长”。

这首诗的大意是:春天里采摘桑叶的时候,男女主角欢聚在一起。如果养不起上百只的蚕,哪能织起百匹丝绵的罗绮衣裳来呢?

这是一首弃妇自伤的诗,表达了一个女子被丈夫抛弃后的苦闷心情。全诗语言通俗流畅,情感真挚细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