荡子之别十年,倡妇之居自怜。

登楼一望,唯见远树含烟。

平原如此,不知道路几千?

天与水兮相逼,山与云兮共色。

山则苍苍入汉,水则涓涓不测。

谁复堪见鸟飞,悲鸣只翼!

秋何月不清,月何秋不明?

况乃倡楼荡妇,对此伤情! 

于时露萎庭蕙,霜封阶砌,坐视带长,转看腰细。

重以秋水文波,秋云似罗。

日黯黯而将暮,风骚骚而渡河。

妾怨回文之锦,君思出塞之歌。

相思相望,路远如何!

鬓飘蓬而渐乱,心怀愁而转叹。

愁萦翠眉敛,啼多红粉漫。

已矣哉!秋风起兮秋叶飞,春花落兮春日晖;

春日迟迟犹可至,客子行行终不归。

【荡妇秋思赋】

作者:杜甫

译文:

丈夫离别已十年,倡家女子自怜伤。

登楼一望远树烟,平原辽阔路茫茫。

天和水兮相逼迫,山与云兮共苍茫。

山则苍苍入汉关,水则涓涓不自量。

谁复堪见鸟飞过,悲鸣只翼空回翔!

秋何月之清明,月何秋之朗照?

况乃倡家女子,对此情何以堪伤!

当时露湿庭中草,霜封阶砌冷如寒。

重以秋水文波光,秋云似罗帐。

天色将晚日黯黯,风声凄厉渡江难。

妾怨锦回文之锦,君思出塞之歌。

相思相望路漫长,如何相见在远方!

鬓发飘零心茫然,愁绪缠绕转悲叹。

愁眉紧锁翠色敛,红颜凋落啼声多。

此恨绵绵无穷尽,秋风起兮秋叶飞,春花落兮春日晖;

春日迟迟犹可待,客子行行终不归。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作品。诗中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之情。

第一句“荡子之别十年”,诗人回忆起与妻子分别已经十年,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距离的遥远。第二句“倡妇之居自怜”,则是对妻子的生活状态进行了描写,暗示了妻子生活的艰辛。

第三句“登楼一望,唯见远树含烟”,描绘了诗人站在楼上眺望远处的情景,远树在烟雾中若隐若现。这句诗通过视觉形象,展现了秋天的宁静与美丽。

第四句“平原如此,不知道路几千”,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感叹道路的遥远和未知。

第五句“天与水兮相逼,山与云兮共色”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天与水、山与云比喻为相互依存的关系,强调了自然界的和谐美。

第六句“山则苍苍入汉,水则涓涓不测”,通过描绘山和水的形态,表现了大自然的壮观和神秘。

第七句“谁复堪见鸟飞,悲鸣只翼!”表达了诗人对自由飞翔的鸟儿的羡慕,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寂和无助。

第八句“秋何月不清,月何秋不明?”通过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季节变换的感慨和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第九句“况乃倡楼荡妇,对此伤情!”则是直接点明主题,揭示了诗人对婚姻生活的痛苦和挣扎。

第十句“于时露萎庭蕙,霜封阶砌”,描述了秋天的景色,也反映了诗人的心情。

第十一句“重以秋水文波,秋云似罗”,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将秋天的景色描绘得更加生动形象。

第十二句“日黯黯而将暮,风骚骚而渡河”,通过对天气和风的描述,传达了诗人的孤独和凄凉。

第十三句“妾怨回文之锦,君思出塞之歌”表达了诗人对妻子的思念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第十四句“相思相望,路远如何!”通过反复的提问形式,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担忧和不安。

第十五句“鬓飘蓬而渐乱,心怀愁而转叹”,通过形象的比喻,描绘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第十六句“愁萦翠眉敛,啼多红粉漫。”表达了诗人对妻子美貌的珍视和对失去她的哀伤。

第十七句“已矣哉!秋风起兮秋叶飞,春花落兮春日晖;”通过对比的方式,强调了四季更替的美丽和无常。

第十八句“春日迟迟犹可至,客子行行终不归。”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向往和对过去的留恋。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同时,诗中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苦难,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