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心愁日暮,徙倚空望归。
山烟涵树色,江水映霞晖。
独鹤凌空逝,双凫出浪飞。
故乡千馀里,兹夕寒无衣。
日夕富阳浦口和朗公
客心愁日暮,徙倚空望归。
山烟涵树色,江水映霞晖。
独鹤凌空逝,双凫出浪飞。
故乡千馀里,兹夕寒无衣。
注释:
日夕 - 指傍晚时分,形容时间已晚。
富阳浦口 - 富阳县的港口。
和朗公 - 即和晦公,是唐代诗人。
徒倚 - 徘徊,逗留。
山烟 - 山上的烟雾。
树色 - 树木的颜色。
江水 - 江中的水。
霞晖 - 夕阳下的光辉。
独鹤 - 一只孤独的鹤。
凌空 - 从高空中飞过。
双凫 - 两只野鸭。
出浪飞 - 在波浪中飞翔。
故乡 - 家乡,这里指作者的故乡。
千馀里 - 一千几百里。
兹夕 - 这个夜晚。
寒无衣 - 天气寒冷,没有衣服穿。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和晦公所作的《宿富春馆》一诗的第二句。全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自然景色画卷,表达了诗人在夜晚泊船富阳浦口时,望着天边渐渐落下的太阳和远去的行舟,内心感到寂寞和惆怅的情感。
首句“日夕富阳浦口和朗公”,以“日夕”开头,营造出一种黄昏时分的氛围。“日夕”一词不仅点明了时间,也暗示了诗人此刻的心情。接着,“和朗公”表明这是和晦公的作品,和晦公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与朗公相对应可能是为了增加诗句的韵律美感。
次句“客心愁日暮”,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愁和对日落时分的感慨。诗人站在富阳浦口,看着天色渐暗,心情也随之变得沉重。这句诗通过“客心”和“愁”字,将诗人孤独、忧郁的情感形象化,让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第三句“山烟涵树色”,描绘了山间云雾缭绕的景象,同时也映衬出远处树木的颜色。这里的“山烟”和“树色”相互映衬,使得画面更加生动和富有层次感。同时,“涵”字的使用,赋予了“山烟”以动态美,仿佛是山间的云雾在轻轻地笼罩着树木,给人一种静谧而又神秘的感觉。
接下来的四句分别描述了不同的自然景色和生物,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第五句“江水映霞晖”描绘了江面上反射出的夕阳余晖,以及江水的流动带来的美丽画面。这里的“映”字不仅描述了江水与夕阳之间的关系,也传达出了诗人对大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向往。
第六句“独鹤凌空逝”,描写了一只孤傲的鹤在空中飞翔的情景。这里的“凌空”和“逝”都传达出一种轻盈、自由的感觉,仿佛是在表达诗人对自由的向往和追求。同时,“独鹤”一词也突出了诗人独自面对自然界的孤独感。
最后两句“双凫出浪飞”,则描述了两只野鸭在波浪中飞翔的情景。这里的“双凫”强调了鸟类的数量,而“出浪飞”则描绘出了它们在波浪中自由翱翔的场景。这两句诗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内容,也增添了诗歌的节奏感和动感。此外,尾句“故乡千馀里,兹夕寒无衣”则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寒冷夜晚的无奈之情。这里的“思乡”和“寒无衣”都反映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无奈,为整首诗歌增添了更深的情感色彩。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物情感的深刻表现,成功地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同时,诗中的押韵和对仗手法也让诗歌更具音乐性和节奏感,使得整首作品既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又能够引发读者的共鸣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