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洛佳遨游,春色满皇州。

结轸青郊路,回瞰苍江流。

日华川上动,风光草际浮。

桃李成蹊径,桑榆荫道周。

东都已俶载,言归望绿畴。

和徐都曹出新亭渚

宛洛佳遨游,春色满皇州。

结轸青郊路,回瞰苍江流。

日华川上动,风光草际浮。

桃李成蹊径,桑榆荫道周。

东都已俶载,言归望绿畴。

译文:
和徐都曹一起游览新亭渚,宛洛美景令人陶醉,春天的气息弥漫在皇州的每一个角落。结车启程前往青郊路,远眺苍茫的江水流淌。太阳的光芒映照在川流上,风景如画,草叶摇曳生姿。桃花李花开满小径,桑树榆树为道路遮挡阴翳。东都已经出发,我们准备返回,期待着绿色的田野。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游历宛洛地区时的感受和景色的诗篇。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描绘了宛洛地区美丽的自然风光,以及与好友徐都曹共同出游的快乐时光。

首句“和徐都曹出新亭渚”交代了作者和徐都曹一同出游的情景,地点在新的亭子附近,即新亭渚。这里不仅表明了地点,而且暗示了出游的目的——领略美景。

第二句“宛洛佳遨游,春色满皇州。”则进一步描述了宛洛的美丽景色以及春天的盎然生机。”宛洛”指的是古代地名,这里可能指代某个著名的美丽地方或风景区;”遨游”表示游览、游玩。”皇州”在这里可能是泛指皇城附近的土地,意味着宛洛地区的美不胜收。

第三至第六句继续展开对宛洛自然景观的描绘。诗人用“结轸青郊路,回瞰苍江流”来描绘自己驾车行进在郊外的路上,远处可以俯瞰到苍茫的江流。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及对美景的欣赏。

“日华川上动,风光草际浮。”进一步描写了宛洛地区的自然风光和光影变化。诗人观察到日出时分阳光照耀在河面上波光粼粼,而草丛间随风摇曳的景物则显得格外清新。

最后两句中,“桃李成蹊径,桑榆荫道周。”具体描绘了宛洛地区常见的植物及其对道路的美化作用。桃花盛开的小径旁,垂柳依依地掩映在道路两侧,而老桑树和榆树则为行人提供了遮荫。这里的“桃李”和“桑榆”都是典型的代表宛洛地区特色的植物。

最后的“东都已俶载,言归望绿畴”则是诗人对自己即将结束这次出游,重返故土的描述。这里的“东都”可能是指洛阳,一个古代重要的城市,而“绿畴”则是指家乡的农田。诗人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展现了他对美好自然的向往。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成功地捕捉了宛洛地区春天的美丽景象,并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