览明达之抚运,乘机缄而理默。指岁莫而归休,咏宏徽于刊勒。狭三闾之丧江,矜望诸之去国。选自然之神丽,尽高栖之意得。

仰前哲之遗训,俯性情之所便。奉微躯以宴息,保自事以乘闲。愧班生之夙悟,惭尚子之晚研。年与疾而偕来,志乘拙而俱旋。谢平生于知游,栖清旷于山川。

其居也,左湖右江,往渚还汀。面山背阜,东□西倾。抱含吸吐,款跨纡萦。绵联邪亘,侧直齐平。

近东则上田、下湖,西溪、南谷,石瑑、石滂,闵硎、黄竹。决飞泉于百仞,森高薄于千麓。写长源于远江,派深毖于近渎。

近南则会以双流,萦以三洲。表里回游,离合山川。崿崩飞于东峭,盘傍薄于西阡。拂青林而激波,挥白沙而生涟。

近西则杨、宾接峰,塘崲连纵。室、壁带溪,曾、孤临江。竹缘浦以被绿,石照涧而映红。月隐山而成阴,木鸣柯以起风。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名为《山居赋》。诗中通过描述山水之美,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下面逐句解释:

览明达之抚运,乘机缄而理默。指岁莫而归休,咏宏徽于刊勒。狭三闾之丧江,矜望诸之去国。选自然之神丽,尽高栖之意得。    

译文: 观察天地的运转,驾驭着自然的力量,默默治理万物。在岁末的时候返回家乡休息,吟咏着伟大的作品,歌颂着宏伟的事迹。哀悼屈原的去世,哀叹楚国的失去。选择自然界的美丽,尽情享受隐居生活的乐趣。

仰前哲之遗训,俯性情之所便。奉微躯以宴息,保自事以乘闲。愧班生之夙悟,惭尚子之晚研。年与疾而偕来,志乘拙而俱旋。谢平生于知游,栖清旷于山川。    

译文: 仰视前人的教诲,俯顺自己的性格。奉行微小的身体以安逸地休息,保护自己的事情以享受闲暇时光。羞愧于班固早早的领悟,惭愧于扬雄晚年的研究。年纪和疾病一起到来,志向和才华一起消逝。感激平生的交往,在清幽旷远的山水间栖身。

其居也,左湖右江,往渚还汀。面山背阜,东□西倾。抱含吸吐,款跨纡萦。绵联邪亘,侧直齐平。    

译文: 他的居所位于左是湖水右是江流的地方,往南是小洲往北是沙洲。面对着山背靠着土丘,东侧向西倾斜。抱着吸收、吐出,款曲、迂曲、回环。连绵不断、歪斜延伸,侧边直边一样平。

近东则上田、下湖,西溪、南谷,石瑑、石滂,闵硎、黄竹。决飞泉于百仞,森高薄于千麓。写长源于远江,派深毖于近渎。    

译文: 靠近东方则是上田和下湖,西边有西溪和南谷,有岩石雕琢和岩石冲刷的痕迹,有闵硎和黄竹。从高处奔泻而下的瀑布有一百米那么高,山峰密集、草木葱郁有上千个坡度。水流源自遥远的江河,源头深邃、支流众多。

近南则会以双流,萦以三洲。表里回游,离合山川。崿崩飞于东峭,盘傍薄于西阡。拂青林而激波,挥白沙而生涟。    

译文: 靠近南方则有两条河流交汇,环绕着三个湖泊。内外交错、循环往复,分开又合并成山水。峭壁上的岩石崩落飞向东边陡峭的山崖,旁边是狭窄的斜坡。轻轻拂过绿色的树林激起波涛,挥动白沙产生涟漪。

近西则杨、宾接峰,塘崲连纵。室、壁带溪,曾、孤临江。竹缘浦以被绿,石照涧而映红。月隐山而成阴,木鸣柯以起风。    

译文: 靠近西边则有杨树和竹子相接的山峰,有塘崲相连的山峦。室内外有墙壁环绕流水,有曾经和孤独临近江岸。竹林边缘覆盖绿色,石头照映着山涧的红色。月亮隐匿在山背后形成阴影,树木摇动树枝引发风声。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生活环境,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深厚感情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同时,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提及,表达了对前辈文化的尊重和对自我价值的反思。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中国古代诗歌中的佳作之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