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
天有五贼,见之者昌。
五贼在心,施行于天。
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
天性人也,人心机也。立天之道,以定人也。
天发杀机,易星易宿;地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机,天地反覆;天人合发,万化定基。
性有巧拙,可以伏藏。九窍之邪,在乎三要,可以动静。
火生于木,祸发必克;奸生于国,时动必溃。知之修炼,谓之圣人。
【中篇】
天生天杀,道之理也。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人之盗,人万物之盗。三盗既宜,三才既安。
故曰食其时,百骸理;动其机,万化安。人知其神之神,不知不神之所以神也。
日月有数,大小有定,圣功生焉,神明出焉。
其盗机也,天下莫能见,莫能知。君子得之固躬,小人得之轻命。
《黄帝阴符经》是一篇蕴含深远哲理的道教经典,它不仅在哲学和宗教层面上具有重要的地位,而且在治国理政、个人修养等方面也提供了宝贵的指导。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 观天之道:通过观察天道,理解自然规律。
- 执天之行:掌握并遵循自然的运行方式。
- 宇宙在乎手:把整个宇宙都放在自己的掌握之中。
- 万化生乎身:万物的变化都源于自身。
- 性有巧拙:人的本性有聪明与愚笨的区别。
- 三要在于九窍:身体的九个窍穴可以控制生死。
- 火生于木:自然界中的事物相互转化,生生不息。
- 奸生于国:国家的动荡不安往往源于内部腐败。
- 知之修炼:通过学习和修炼达到圣人的境界。
《黄帝阴符经》不仅是道家哲学的经典之作,也是一部关于如何运用自然法则来治理国家和社会的重要教材。它的智慧对于理解世界的运行机制、指导人们的行为选择以及提升个人修养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