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兵与公孙表及宋兵将军、交州刺史交址侯普几万五千骑,复向虎牢,于城东南五里结营,分步骑自成皋开向虎牢外郭西门。德祖逆击,杀伤百余人,虏退还保营。镇北将军檀道济率水军北救,车骑将军庐陵王义真遣龙骧将军沈叔狸三千人就豫州刺史刘粹,量宜赴援。少帝景平元年正月,郑兵分军向洛,攻小垒,小垒守将窦晃拒战,陷没,河南太守王涓之弃金墉出奔。自虏分军向洛,德祖每战辄破之。嗣自率大众至邺。郑兵既克金墉,复还虎牢,德祖于城内穴城,入七丈,二道,出城外,又分作六道,出虏阵后。募敢死之士四百人,参军范道基率二百人为前驱,参军郭王符、刘规等以二百人为后系,出贼围外,掩袭其后。虏阵扰乱,斩首数百级,焚烧攻具。虏虽退散,随复更合。

宋书·卷九十五·列传第五十五·索虏

诗句

郑兵与公孙表及宋兵将军、交州刺史交址侯普几万五千骑,复向虎牢,于城东南五里结营,分步骑自成皋开向虎牢外郭西门。德祖逆击,杀伤百余人,虏退还保营。

译文

郑国军队与公孙表等人一起率领宋国军队和交州侯普的军队共约数万骑兵,再次向虎牢关进发,在城东南五里的地方扎营。他们分别派出步兵和骑兵,从成皋出发,攻打虎牢关外城的西门。德祖迎战,杀伤了百余人,敌军退守营垒。

注释

  • “郑兵”:指北周的郑国军队。
  • “公孙表”:北周的将领。
  • “宋兵将军”:指刘宋时期的将领。
  • “交州刺史”:指官职名称,管理交州。
  • “交址侯”:指官职名称,封爵为侯。
  • “普”:指普公(官名,可能指某个将领),未具体指出其人。
  • “虎牢”:地名,今河南省荥阳市汜水镇东。
  • “城东南五里”:指虎牢关城墙东南方向五里的地点。
  • “开向”:攻打的意思。
  • “德祖”:即檀道济,南朝宋宗室大臣、军事家。
  • “逆击”:迎击。
  • “杀伤百余人”:指战斗中有一百多人被杀死或受伤。
  • “虏退还保营”:敌军撤退回到营地。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北周郑国军队进攻虎牢关的历史事件。诗中描绘了郑国军队和宋国军队联合起来进攻虎牢关的情景,以及他们在战斗中取得的一些成果。诗中的一些关键词如“德祖父”和“普”等都是历史上著名的人物和官职。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也反映了古代战争中的智慧和勇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