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谟攻滑台不克,焘自率大众渡河,玄谟败走。焘从弟永昌王库仁真发关西兵趋汝、颍,从弟高梁王阿斗泥青州道,焘自碻磝,并南出。诸镇悉敛民保城。其十一月至邹山,邹山戍主、宣威将军、鲁阳平二郡太守崔耶利败没。焘登邹山,见秦始皇刻石,使人排倒之。遣楚王树洛真、南康侯杜道隽进军清西,至萧城。步尼公进军清东,至留城。世祖遣参军马文恭至萧城,江夏王义恭遣军主嵇玄敬至留城,并为觇候。萧城虏偃旗旌,文恭斥候不明,卒与相遇,乃舍汴趣南山。东至山而虏围合,文恭战败,仅以身免。玄敬亦与留城虏相值,幢主华钦继其后,虏望玄敬后有军,引去,趋苞桥。至,欲渡清西,沛县民烧苞桥,夜于林中击鼓。虏谓官军大至,争渡苞水,水深,溺死殆半。
”`
宋书 · 卷九十五 · 列传第五十五 · 索虏
索头虏姓托跋氏,其先汉将李陵后也。陵降匈奴,有数百千种,各立名号,索头亦其一也。索头即托跋,是拓跋部的祖先,其族源可以追溯至汉代的将军李陵。李陵降匈奴后,其族人在匈奴建立了多个部落,其中“索头”部落即为其中之一。
索头虏姓托跋氏,其先汉将李陵后也。陵降匈奴,有数百千种,各立名号,索头亦其一也。拓跋部建立之初,便有了“索头”部落。据《宋书》记载,拓跋部的始祖为李陵的后代,他们在匈奴中拥有数千个部落,各自独立建立部落名称。拓跋部作为索头部落之一,同样享有这一地位。
朕承休烈,属当泰运,思播灵武,廓宁九服,岂可得临万乘之机,遘时来之遇,而不讨其雠逆,振其艰患哉!是岁,军旅大起,王公妃主及朝士牧守,各献金帛等物,以助国用,下及富室小民,亦有献私财至数十万者。 是岁,军旅大起,王公妃主及朝士牧守,各献金帛等物,以助国用,下及富室小民,亦有献私财至数十万者。
注释:
- “休烈”:指国家的繁荣和光荣历史。
- “泰运”:吉祥的时机或时代背景。
- “雠逆”:仇敌叛逆。
- “艰难”:困难重重。
- “九服”:古代中国对周边少数民族地区的称谓。
赏析:
此诗描述了宋文帝时期的军事征讨和政治动荡。通过描绘军队的大规模出征、贵族与平民的慷慨贡献以及对敌人残酷的杀戮,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和冲突。诗中展现了国家统一与分裂的历史变迁,以及人民对战争的响应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