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是,焘遣员外散骑侍郎王老寿乘驿就太祖乞黄甘,太祖饷甘十簿、甘蔗千挺。并就求马,曰“自顷岁成民阜,朝野无虞,春末当东巡吴、会,以尽游豫。临沧海,探禹穴,陟姑苏之台,搜长洲之苑,舟楫虽盛,寡于良驷,想能惠以逸足,令及此行”老寿反命,未出境,虏兵深入,乃录还。
虏又破尉武戍,执戍主左军长兼行参军王罗汉。先是,南平王铄以三百人配罗汉出戍,而尉武东北有小垒,因据之。或曰“贼盛不足自固,南依卑林,寇至易以免”罗汉以受命来此,不可辄去。是日虏攻之,矢尽力屈,遂没。虏法,获生将,付其三郎大帅,连锁锁颈后。罗汉夜断三郎头,抱锁亡走,得入盱眙城。永昌王破刘康祖于尉武,引众向寿阳,自青冈屯孙叔敖冢,胁寿阳城,又焚掠马头、钟离。南平王铄保城固守。
诗句:
先是,焘遣员外散骑侍郎王老寿乘驿就太祖乞黄甘,太祖饷甘十簿、甘蔗千挺。
译文:
在此前,拓跋焘派遣员外散骑侍郎王老寿乘坐驿马前往刘裕那里请求黄甘,刘裕赠给王老寿黄甘十份、甘蔗一千根。并就此向他索要马匹,说:“近来年成丰足,朝廷内外没有忧虑,春天末将要东巡到吴郡和会稽,以便尽情游览。登上沧海之滨,探访大禹的遗迹,登临姑苏之台,搜寻长洲之苑,虽然水陆交通繁忙但缺少良马,希望他能够赐给我一匹好马,让我能随这次出行。”老寿返回报告情况,还没走出国境,就被北魏军队深入,于是被俘虏了。
注释:
- “先是”:在这里指先前的时间或者事情。
- “索虏”:这里指北魏拓跋焘及其统治下的国家。
- “员外散骑侍郎”:指的是官职,员外散骑侍郎是古代的一种官职,负责处理文书和接待宾客。
- “王老寿”:名字,可能是北魏的官员或使者。
- “乞黄甘”:乞求黄甘,即黄精草,是一种中草药,具有滋补作用。
- “太祖”:指刘裕,即南朝宋的开国皇帝刘裕。
- “饷”:赠送,这里指提供或馈赠。
- “甘十簿”:指黄精草十份。
- “甘蔗千挺”:指甘蔗一千根。
赏析:
该段描述了北魏拓跋焘派遣王老寿向刘裕请求黄精草和甘蔗作为礼物,表达了北魏对南朝的朝贡和友好关系。同时,通过描述拓跋焘的野心和行为,反映了北魏与宋朝之间的紧张关系。诗歌中的语言简洁明了,但蕴含着深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