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太宗以申令孙为徐州,代安都。令孙进据淮阳,密有反志,遣人告索儿曰“欲相从顺,而百口在都。可进军见攻,若战败被执,家人可得免祸”索儿乃遣灵越向淮阳,令孙出城,为相距之形,既而奔散,北投索儿。索儿使令孙说阐令降,阐既降,索儿执阐及令孙,并杀之。索儿因引军渡淮,军粮不给,掠奔百姓谷食。太宗遣齐王率前将军张永、宁朔将军垣山宝、王宽、员外散骑侍郎张寘震、萧顺之、龙骧将军张季和、黄文玉等诸军北讨。其年五月,军次平原,索儿等率马步五千,列陈距战,击大破之。索儿又虏掠民谷,固守石梁,齐王又率镇北参军赵昙之、吕湛之击之。索儿军无资实,所资野掠,既见攻逼,无以自守,于是奔散。又追破之于葛家白鹄。索儿走向乐平县界,为申令孙子孝叔所斩。安都子道智、大将范双走向合肥,诣南汝阴太守裴季降。

”`
申令孙
宋书 · 卷八十八 · 列传第四十八 · 薛安都等

时太宗以申令孙为徐州,代安都。令孙进据淮阳,密有反志,遣人告索儿曰“欲相从顺,而百口在都。可进军见攻,若战败被执,家人可得免祸”索儿乃遣灵越向淮阳,令孙出城,为相距之形,既而奔散,北投索儿。索儿使令孙说阐令降,阐既降,索儿执阐及令孙,并杀之。索儿因引军渡淮,军粮不给,掠奔百姓谷食。太宗遣齐王率前将军张永、宁朔将军垣山宝、王宽、员外散骑侍郎张寘震、萧顺之、龙骧将军张季和、黄文玉等诸军北讨。其年五月,军次平原,索儿等率马步五千,列陈距战,击大破之。索儿又虏掠民谷,固守石梁,齐王又率镇北参军赵昙之、吕湛之击之。索儿军无资实,所资野掠,既见攻逼,无以自守,于是奔散。又追破之于葛家白鹄。索儿走向乐平县界,为申令孙子孝叔所斩。安都子道智、大将范双走向合肥,诣南汝阴太守裴季降。

译文:
申令孙被任命为徐州刺史,接替了薛安都的职务。申令孙进入淮阳,秘密地怀有反叛之心,派人告诉索儿说:“我想投降顺从你们,但是家里人都在徐州。如果你们进军攻打我,如果我战败被抓,家人可以幸免于难。”索儿就派兵向淮阳进发,申令孙出兵迎战,两军交战,申令孙的军队溃败逃散,向北投奔了索儿。索儿派申令孙劝导薛阐归降,薛阐投降后,索儿抓住薛阐和申令孙一起杀死了他们。索儿随后引兵渡过淮河,军队粮草不足,抢夺了逃往百姓的粮食。太宗派遣齐王率领前将军张永、宁朔将军垣山宝、王宽、员外散骑侍郎张寘震、萧顺之、龙骧将军张季和、黄文玉等各路军队向北讨伐。当年五月,军队抵达平原,索儿等人率领骑兵步兵五千人,排成阵势抵抗攻击,被打败。索儿又掠夺百姓的粮食,坚守石梁,齐王又率领镇北参军赵昙之、吕湛之进攻。索儿的军队缺乏供给,只能掠夺野外的食物,面对攻击被迫溃散。又在葛家白鹄再次击败了索儿的军队。索儿逃往乐平县界,被申令孙子孝叔斩杀。薛安都的儿子薛道智和大将薛范双逃到了合肥,向南汝阴太守裴季投降。

赏析:
本文叙述了宋文帝时期的一段历史事件,主要讲述了河东汾阴人薛安都及其子薛道智、大将薛范双在南北朝时期的政治斗争中的活动。文中描述了薛安都因为不满北魏对淮阳的进攻,试图通过与拓跋焘进行谈判来保全自己家族的安全,最终导致父子被杀的悲剧。同时,薛道智和薛范双的投降也反映了当时政治局势的动荡不安。文章结构清晰,语言简洁明了,通过生动的历史事件展示了古代中国的政治风貌和社会变迁。通过对这段历史的简要介绍,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感受那个时代的社会状况以及人物命运的波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