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年,范晔坐事诛,于时濬虽曰亲览,州事一以付璞。太祖从容谓始兴王曰“沈璞奉时无纤介之失,在家有孝友之称,学优才赡,文义可观,而沈深守静,不求名誉,甚佳。汝但应委之以事,乃宜引与晤对”濬既素加赏遇,又敬奉此旨。璞尝作《旧宫赋》,久而未毕,濬与璞疏曰“卿常有速藻,《旧宫》何其淹耶。想行就尔”璞因事陈答,辞义可观。濬重教曰“卿沉思淹日,向聊相敦问,还白斐然,遂兼纸翰。昔曹植有言,下笔成章,良谓逸才赡藻,夸其辞说,以今况之,方知其信。执省踌躇,三复不已。吾远惭楚元,门盈申、白之宾,近愧梁孝,庭列枚、马之客,欣恧交至,谅唯深矣。薄因末牍,以代一面”又与主簿顾迈、孔道存书曰“沈璞淹思逾岁,卿研虑数旬,瑰丽之美,信同在昔。向聊问之,而远答累翰,辞藻艳逸,致慰良多。既欣股肱备此髦楚,还惭予躬无德而称。复裁少字,宣志于璞,聊因尺纸,使卿等具知厥心”〔此书真本犹存〕。濬年既长,璞固求辞事,上虽听许,而意甚不悦。以璞为濬始兴国大农,寻除秣陵令。
宋书·卷一百 列传第六十·自序
昔少暤金天氏有裔子曰昧,为玄冥师,生允格、台骀。台骀能业其官,宣汾、洮,障大泽以处太原,帝颛顼嘉之,封诸汾川。其后四国,沈、姒、蓐、黄。沈子国,今汝南平舆沈亭是也。
沈璞,字休琏,出身于南朝宋的世家大族沈氏。他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学识渊博,尤其擅长文辞和文学创作。范晔曾称赞他:“在家有孝友之称,学优才赡,文义可观。”他的才华在《旧宫赋》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该诗描绘了宫殿的壮丽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繁荣昌盛的向往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祝愿。同时,这首诗也展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化素养和精湛的艺术造诣。
沈璞并非一帆风顺。在他年轻时,因为政治原因而被范晔罢免官职,但他并未因此放弃自己的理想。尽管遭遇挫折,沈璞并未沉沦于失败之中,而是继续努力学习和探索。他深知“学问无止境”的道理,因此在面对困境时,他选择了积极应对,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