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妫禹而折法,袭仁谊而求安。
不嬿婉于戚施,宁踸踔于马兰。
俾后生之庶士,鉴明德之音翰。
惟山中兮寂寞,沉忧思兮无从。
石红青兮百叠,山浓淡兮万重。
日下兮□□,月出兮铜峰。
竹色兮拂户,水气兮绕窗。
味哲人之遗珍,折片句兮忘老。
嘉石门之埋名,怜柳子之沈道。
书吴伯于衣袖,镂颜子于心抱。
筹出处之叔仲,酌言默之多少。
若妙行与上灵,非积学之所绍。
至游夏以升降,幸砥心而勿夭。
【其四 · 悦曲池】
北山兮黛柏,南江兮頳石。
頳峰兮若虹,黛树兮如昼。
暮云兮十里,朝霞兮千尺。
千尺兮绵绵,青气兮往旋。
桐之叶兮蔽日,桂之枝兮刺天。
百谷多兮泻乱波,杂磵饶兮鹜丛泉。
竟长洲兮匝东岛,萦曲屿兮绕西山。
杂三言五首
宪妫禹而折法,袭仁谊而求安。不嬿婉于戚施,宁踸踔于马兰。俾后生之庶士,鉴明德之音翰。(注释:宪,指法律。妫,指禹。踸踔,形容行走迅速或跳跃。)
惟山中兮寂寞,沉忧思兮无从。石红青兮百叠,山浓淡兮万重。日下兮□□,月出兮铜峰。(注释:□□,形容日落时的景象。)
竹色兮拂户,水气兮绕窗。味哲人之遗珍,折片句兮忘老。(注释:味,体会,品味。哲人,指古代智者。)嘉石门之埋名,怜柳子之沈道。(注释:石门,地名。柳子,即柳下惠,古代著名道德高尚的隐者。)书吴伯于衣袖,镂颜子于心抱。(注释:吴伯,春秋时期吴国的国君,以宽厚著称。颜子,即颜回,孔子的学生,以德行闻名。)筹出处之叔仲,酌言默之多少。(注释:筹,指计谋、策略。)若妙行与上灵,非积学之所绍。(注释:妙行,指修行高深之道的人。上灵,指天帝或神灵。)至游夏以升降,幸砥心而勿夭。(注释:游夏,春秋时期两位杰出的政治家与外交家。砥心,磨砺自己的心志。)
【其四 · 悦曲池】
北山兮黛柏,南江兮頳石。頳峰兮若虹,黛树兮如昼。(注释:北山,指北方的山。黛柏,用黛绿色描绘的柏树。頳石,南方的石头。頳峰,像彩虹一样的山峰。黛树,用深绿色描绘的树木。)暮云兮十里,朝霞兮千尺。(注释:暮云,指傍晚的云彩。十里,形容云层厚密。朝霞,早晨的云霞。千尺,形容云的高度很高。)千尺兮绵绵,青气兮往旋。(注释:千尺,形容云的高度高且连绵不断。绵绵,形容云的状态连绵不绝。青气,指天空中的青色气体。往旋,指云雾向旋转。)桐之叶兮蔽日,桂之枝兮刺天。(注释:桐叶,指桐树的叶子。桂枝,指桂花的枝条。刺天,形容树枝高耸入云,直刺天空。)百谷多兮泻乱波,杂磵饶兮鹜丛泉。(注释:百谷多,形容各种谷物繁多。泻乱波,指水流冲刷着乱糟糟的波浪。杂磵饶,形容词群山中溪涧众多。鹜丛泉,指水鸟聚集在泉水旁。)竟长洲兮匝东岛,萦曲屿兮绕西山。(注释:竟长洲,形容河流环绕的岛屿。匝东岛,环绕着东边的岛屿。萦曲屿,形容曲折的岛屿环绕着山峦。)
这首诗通过描绘山水景色和表达诗人的情感,展现了自然美景与人生哲学的思考,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诗篇不仅展示了诗人的审美情趣,还传达了深远的人生哲理和对理想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