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人试历览,旧迹已丘墟。

巴水萦非字,楚山断类书。

荒城高仞落,古柳细条疏。

烟芜遂若此,当不为能居。

译文

登武昌岸望,诗人站在武昌岸边远望。

游人试历览,旧迹已丘墟,游客试图浏览过去的遗迹,但已经破败不堪。

巴水萦非字,楚山断类书,巴水曲折如非字般流淌,楚山断裂如书卷般断落。

荒城高仞落,古柳细条疏,荒凉的城池在高处坠落,古老的柳树细长的枝条稀疏。

烟芜遂若此,当不为能居,烟雾中的杂草就是这样,它显然不是用来居住之地。

赏析:

第一句: “登武昌岸望”

  • 关键词与注释: 武昌、岸、望
  • 赏析: “武昌”指的是今天的湖北省武汉市,是历史上的一个重要城市,也是诗人所仰望的地方。“岸”指的是江边或河岸,这里指长江岸边。这句诗表达了诗人站在高处,眺望远方的情景。诗人通过“望”这个动作,传达了对远方景色的期待和向往。

第二句: “游人试历览,旧迹已丘墟”

  • 关键词与注释: 游人、历览、旧迹、丘墟
  • 赏析: “游人”指的是游览的人群,这里的游人可能是指文人墨客或者是普通游客。他们在尝试着游览过去的痕迹,但已经变得破旧不堪。这里的“旧迹”可能指的是古建筑、历史遗址等,而“丘墟”则形容这些遗迹已经破败不堪,失去了往日的辉煌和意义。这句诗表达了对历史遗迹的感慨和惋惜之情。

第三句: “巴水萦非字,楚山断类书”

  • 关键词与注释: 巴水、萦非字、楚山、断类书
  • 赏析: “巴水”指的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一条河流,这里特指流经武昌附近的巴水。“萦非字”意味着河水曲折蜿蜒,如同非字般流淌。“楚山”指的是位于今湖北一带的山脉,这里特指南朝时的荆州地区。“断类书”则形容楚山如同断裂的书卷一般破碎。这句诗通过对巴水和非文字的比喻,以及楚山如断书一般的刻画,形象地描绘了自然景观的美丽与壮丽。

第四句: “荒城高仞落,古柳细条疏”

  • 关键词与注释: 荒城、高仞、落、古柳、细条、疏
  • 赏析: “荒城”指的是废弃的城市,可能因为战争、自然灾害等原因而衰落。“高仞”指的是城墙很高的样子,这里用来形容荒城的高大。“古柳”指的是生长在城墙周围的老柳树,“细条”则是形容柳树的枝条纤细。这句诗通过对荒城和古柳的描写,展现了一种凄凉、萧条的氛围。

第五句: “烟芜遂若此,当不为能居”

  • 关键词与注释: 烟芜、若此、能居
  • 赏析: “烟芜”指的是烟雾缭绕的草地,这里可能指的是荒废后的草地。“若此”意味着就像这样,形容草长得茂盛且有烟雾笼罩的景象。“能居”则表示这个地方不适合居住,可能是因为环境恶劣、资源匮乏等原因。这句诗通过对比荒废后的草地和原初的状态,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土地的失望和不满。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历史遗迹和自然风光的感慨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态度。整首诗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值得细细品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