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期逐长往,交甫称高让。
远迹入沧溟,轻举驰昆阆。
良由心独善,兼且情由放。
岂若寻幽栖,即目穷清旷。
激水周堂下,屯云塞檐向。
闲牖听奔涛,开窗延叠嶂。
前阶复虚沿,沵迤成洲涨。
雨点散圆文,风生起斜浪。
游鳞互瀺灂,群飞皆哢吭。
莲叶蔓田田,菱花动摇漾。
浮光曜庭庑,流芳袭帷帐。
匡坐足忘怀,讵思江海上。
安期逐长往,交甫称高让。
远迹入沧溟,轻举驰昆阆。
良由心独善,兼且情由放。
岂若寻幽栖,即目穷清旷。
激水周堂下,屯云塞檐向。
闲牖听奔涛,开窗延叠嶂。
前阶复虚沿,沵迤成洲涨。
雨点散圆文,风生起斜浪。
游鳞互瀺灂,群飞皆哢吭。
莲叶蔓田田,菱花动摇漾。
浮光曜庭庑,流芳袭帷帐。
匡坐足忘怀,讵思江海上。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墨客在山水间寻找心灵的宁静之地,远离尘世的繁华与喧嚣。诗人通过细腻的文字勾勒出一幅美丽的风景图,让人仿佛置身于那清新脱俗的自然之中。
诗人以“安期逐长往,交甫称高让。”开头,表达了自己对于世俗纷扰的超然态度。他追求的是内心的平和与宁静,不被外界所影响。接着,他描述了自己的远行之志,“远迹入沧溟,轻举驰昆阆。”展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之情。他渴望像神仙一般,自由自在地遨游于天地之间。
诗人也深知人生无常,“良由心独善,兼且情由放。”他明白自己不能永远逃避现实,必须面对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因此,诗人决定寻找一个能够让自己心灵得到安宁的地方,“岂若寻幽栖,即目穷清旷。”他渴望找到一个幽静之所,远离尘嚣,享受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
为了实现这个愿望,他来到了一个叫做“北寺寅上人房”的地方。这里有着壮丽的山河和迷人的风景,让他感受到了自然的神奇和魅力。在这里,诗人得以领略到“前池”的美丽景色。清澈的水面在阳光下闪烁着晶莹的光芒,倒映着周围的山峦和树木,形成了一幅动人的画面。
他还欣赏到了“远岫玩前池”的独特景致。远处的山峰在云雾缭绕中若隐若现,宛如仙境一般令人陶醉。而近处的水池则显得更加清新宜人,让人忍不住想要靠近欣赏它的美丽。诗人被眼前的景色深深吸引住了,仿佛置身于一个人间仙境之中。
除了欣赏自然风光外,诗人还在这个场所体验了各种乐趣。他听到了“激水周堂下”的声音,那是水流撞击墙壁而产生的声响。而“屯云塞檐向”则是形容天空中的云彩堆积如山,遮挡住了阳光,使得室内变得昏暗起来。这些声音和景象给诗人带来了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感觉。
诗人还利用窗户观赏到了外面的风景。“闲牖听奔涛”描绘了他坐在窗边静静地倾听海浪奔涌的声音。而“开窗延叠嶂”则形容他推开窗户向外望去,看到了连绵起伏的山峦。这些自然景观不仅给他带来了视觉上的享受,还激发了他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诗人还注意到了其他生物的存在。他看到了“游鳞互瀺灂”,形容小鱼在水中游动的样子十分灵活。同时,“群飞皆哢吭”则描绘了鸟儿在空中飞翔时发出的声音。这些生物的存在为这个地方增添了更多的生机和活力。
最后一句“莲叶蔓田田,菱花动摇漾。”更是将读者带入了诗中的意境里。诗人描绘了荷叶茂密的景象,以及菱花在水中摇曳的画面。这些画面都让人感到既美丽又宁静。
诗人还巧妙地使用了比喻来表达自己的感受。例如,“浮光曜庭庑”形容阳光透过窗户照射到庭院中的景象。而“流芳袭帷帐”则形容香气弥漫整个房间,给人带来愉悦的感觉。这些词语的使用不仅丰富了诗的内容,还增添了艺术感。
整首诗以优美的语言描绘出了山水之间的美丽景色以及其中蕴含的宁静氛围。诗人通过细致的描写和巧妙的用词将读者带进了一个充满诗意的世界。无论是对自然的赞美还是对心灵的探索都让人感受到了诗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