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雅听休明,齐德觏升平。
紫烟四时合,黄河万里清。
翠柳荫通街,朱阙临高城。
方毂雷尘起,接袖风云生。
酣笑争日夕,丝管互逢迎。
徂年无促虑,长歌有馀声。
【注释】
齐明王:指汉武帝,汉武帝时,天下太平,国力强盛。
周雅:指《诗经》中的《周南》《召南》。
休明:美好、光明。
觏(gòu):遇到。
紫烟:紫色的烟雾。
四时合:一年四季都在一起。
黄河:指黄河水。
翠柳:翠绿的柳树。
荫通街:柳荫覆盖街道。
朱阙:朱红色的宫门、城门。
方毂(gǔ)雷尘起:车轮滚滚,尘土飞扬。
接袖风云生:衣袖飘动,风起云涌。形容车马声势浩大。
徂(cú)年:逝去的时光,这里指岁月流逝。
无促虑:没有忧愁。
长歌有馀声:歌声悠扬不绝。
【赏析】
这首诗是咏叹汉武帝时的太平盛世,表现了作者对汉武帝盛世的无限向往和赞美之情。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手法描绘出一幅幅美丽的画面,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喜悦和激动之情。
首句“周雅听休明”,点明了时代背景,为下文的描写铺垫基础。诗人通过《诗经》中美好的词藻赞美汉武帝的盛世景象,表达了对那个时代的美好回忆和深深怀念之情。
第二句“齐德觏升平”,诗人以简洁的语言描绘出国家安定、人民安居乐业的美好景象。这里的“齐地”指的是齐国,即今天的山东地区。诗人通过对齐国繁荣景象的描述,展现了汉武帝时期国家的繁荣昌盛局面。
第三句“紫烟四时合”,诗人用紫烟这一意象来描绘春天的景象。紫烟弥漫,四季如春,象征着国家的繁荣昌盛。这句诗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的美丽,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繁荣的赞美之情。
第四句“黄河万里清”,诗人以黄河为背景,描绘出了一幅波澜壮阔的画面。黄河之水奔腾不息,万里清澈,象征了国家的富饶和强大。这句诗不仅展现了黄河的美丽风光,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的自豪和骄傲之情。
第五句“翠柳荫通街”,诗人用翠绿的柳树来形容街道两旁的景色。柳枝垂挂,绿叶茂盛,为街道增添了一抹生机和活力。这句诗不仅描绘了街道的美丽景象,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城市繁荣的赞美之情。
第六句“朱阙临高城”,诗人以高大的城墙为背景,描绘出了一个雄伟壮观的城市形象。朱红色的宫门矗立在高高的城墙之上,象征着国家的繁荣和昌盛。这句诗不仅展现了城市的壮丽景象,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辉煌成就的赞美之情。
第七句“方毂雷尘起”,诗人以车轮滚滚、尘土飞扬为画面,描绘出了车马喧嚣的场景。这句诗不仅展现了车马的繁忙景象,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繁荣的感叹之情。
第八句“接袖风云生”,诗人以衣袖飘扬和风起云涌为画面,描绘出了一种气势磅礴的景象。这句诗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繁荣的感慨之情。
第九句“酣笑争日夕”,诗人用酣畅淋漓的笑容来形容人们欢乐的心情。人们欢聚在一起,争相度过美好的时光,享受着幸福的生活。这句诗不仅描绘了人们的愉快情绪,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第十句“丝管互逢迎”,诗人用丝竹乐器的声音为背景,描绘出了一场盛大的音乐盛会。丝弦悠扬,笛声婉转,各种乐器相互呼应,共同演奏出一首美妙的乐曲。这句诗不仅展现了音乐的美妙和动人,也表达了诗人对于音乐盛会的喜爱之情。
最后一句“徂年无促虑”,诗人以岁月流逝为主题,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感慨和无奈。尽管岁月无情地流逝,但诗人依然保持着乐观的心态,勇敢地面对未来。这句诗不仅抒发了诗人的情感,也表达了他对未来的期许和信心。
整首诗以咏叹汉武帝时期的盛世为主题,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手法描绘出一幅幅美丽的画面,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赞美之情。同时,诗句之间紧密相连,形成了一条清晰的脉络,使诗歌更加富有节奏感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