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躅望登年,帐饮临秋县。
日羽镜霜浔,云旗落风甸。
四瀛良在目,八宇婉如见。
小臣窃自嘉,预奉柏梁燕。

【注释】

巡:巡视;躅:步行;望登年:登上高年;帐饮临秋县:在秋天的县城设帐饮酒;日羽:太阳,此处指日;镜霜浔:形容水边如镜子般光滑、如霜般洁白;云旗落风甸:云旗在风中飘扬;四瀛:四海;八宇:天地四方;良:美好;婉如见:如同看见一样。小臣:诗人自称;窃:谦词;自嘉:自我欣赏;柏梁燕:《汉书》卷三十六《东方朔传》载:“武帝时,上(武帝)与群臣共赋诗,诏东方朔为《仙篇》,赐帛百匹。朔作《七谏》,以讽谏。……帝览之曰:‘乃欲效唐子西作而亡其制乎?’朔对曰:‘臣闻‘后皇嘉树,橘徕服兮’,非一佳果名也。若用臣之言,所谓‘柏舟’者,非‘柏’之谓,言‘我’之不得去也。”又《汉书》卷五十五《艺文志》:“柏梁台在平乐观西南,建章宫北阙之后。梁为铜柱,方丈二尺,饰以篆文。上好神仙,遂立柏梁台。七月七日,令后宫贵人及诸王、夫人采杂花,缚于殿上,以观百戏,作乐,昼夜不息。”“柏梁燕”,即指汉武帝在柏梁台上宴请群臣所作的诗歌。此诗是应诏之作,意在颂扬皇帝的功德和才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自己对皇帝的崇敬之情。

【赏析】

这首诗写于元封六年(公元前107年),当时汉武帝正巡行方山,并诏令侍从官员撰写歌颂皇帝功德的诗。诗人以“侍游方山”开篇,交代了写作背景;接着描写皇帝巡行途中的盛况,以及他乘坐的车子,所到之处都留下了美丽的景象;然后写诗人自己有幸参与此次巡行,并写下这首诗;最后以“小臣窃自嘉,预奉柏梁燕”收尾,表明自己对此感到自豪。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表现了诗人对皇帝的崇敬之情,又表达了诗人自身的骄傲之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