袿襚来尘寂,筵俎竟虚存。
云松方霭露,风草已声原。
宣贵妃挽歌
袿襚来尘寂,筵俎竟虚存。
云松方霭露,风草已声原。
注释:
袿襚(suìsù): 古代祭祀、丧葬时穿在身上的衣服。
筵俎(zhǐ):酒器和肉食的容器。
云松:指松树。
霭(ài):同“蔼”,形容草木茂盛的样子。
风草:随风摇曳的草。
已声原:即“已声远”。原野辽阔,风草之声渐行渐远。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祜的作品《宣贵妃挽歌》。此诗通过描写景物来表达对宣贵妃的怀念之情。
首句“袿襚来尘寂”,意为贵妃的遗体被安放在棺椁中,周围的尘土都静了下来,显得寂静无声。这一句描绘了贵妃去世后的肃穆氛围。
次句“筵俎竟虚存”,意为原本用来祭奠的筵席已经没有了,只剩下空荡荡的棺材和空荡荡的祭品。这一句表达了作者对贵妃离世的哀伤之情。
第三句“云松方霭露”,意为云松之上弥漫着淡淡的雾气,仿佛是贵妃的遗容。这一句用自然景物来衬托贵妃的高贵气质。
第四句“风草已声原”,意为随风摇曳的草丛似乎在呼唤远方的人,声音传得很远。这一句以自然景物来表达作者对贵妃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宣贵妃的怀念之情。语言简洁明了,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