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景抱空意,蘅杜缀幽心。
心忧望碧叶,涵影顾青林。
风光多树色,露华翻蕙阴。
水苔方下蔓,石萝日上寻。
霞衣已具带,仙冠不持簪。
徒为多委郁,精魄还自临。
始获琼歌赠,一点重如金。
山中有杂桂,玉沥乃共斟。
惜晚春应刘秘书诗
烟景抱空意,蘅杜缀幽心。
心忧望碧叶,涵影顾青林。
风光多树色,露华翻蕙阴。
水苔方下蔓,石萝日上寻。
霞衣已具带,仙冠不持簪。
徒为多委郁,精魄还自临。
始获琼歌赠,一点重如金。
山中有杂桂,玉沥乃共斟。
注释:
- 《惜晚春应刘秘书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创作于公元758年(唐玄宗开元六年)。
- 这首诗以“惜晚春”为题,借咏物抒怀,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留恋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 “烟景抱空意,蘅杜缀幽心。”这两句写景,用“烟”和“景”来描绘出一种空灵、飘渺的氛围,“蘅杜”则是指香草,象征着高洁的品质。整句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 “心忧望碧叶,涵影顾青林。”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忧虑之情。他望着窗外的碧叶,不禁感慨自己的心境如同青林一般深邃。这句诗通过对比手法,将诗人的内心情感与外界环境相联系,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 “风光多树色,露华翻蕙阴。”这两句继续描写了诗人所见之景,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春日图卷。这里的“树色”和“蕙阴”都是指花草树木的颜色和光影,通过这些细节的描绘,使得整个画面显得更加生动、鲜明。
- “水苔方下蔓,石萝日上寻。”这两句则是对景物的进一步描绘和想象,通过对水苔和石萝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同时,这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 “霞衣已具带,仙冠不持簪。”这两句是对于自己形象的描写,诗人通过将自己比作仙人,表达了自己对于超脱世俗、追求自由的愿望。这两句诗既表现了诗人的豪放不羁,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 “徒为多委郁,精魄还自临。”这两句是诗人对自己内心情感的一种抒发。他感叹自己的内心充满了忧愁和忧郁,这种情感让他感到困扰。然而,他又觉得应该勇敢地面对这些情感。这句诗既表达了诗人的内心挣扎,也体现了他对于生活的执着和坚韧。
- “始获琼歌赠,一点重如金。”这两句是对友情的赞美和感激之情。这里提到的“琼歌赠”可能是指朋友之间的赠送礼物或歌声等美好的行为,而“一点重如金”则形容这种礼物非常珍贵、难得。这句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感激之情,也反映了他对友情的重视和珍视。
- “山中有杂桂,玉沥乃共斟。”这两句是对山水景色的描绘和对友情的赞美之情。这里的“杂桂”可能是指山上的多种桂花品种,而“玉沥”则是一种珍贵的美酒。通过这些细节的描绘,使得整个画面显得更加美丽、动人。同时,这也体现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和赞美之情。
赏析:
这首诗以“惜晚春”为题,借咏物抒怀,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留恋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全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大自然的景象和自己的内心情感,既有对美景的赞叹,也有对生活的态度和哲学的思考。
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意象,如“烟景”、“蘅杜”、“绿林”、“风花”、“水苔”、“石萝”等,通过这些意象的运用,使得整首诗歌的画面感强烈,意境深远。同时,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使得诗歌既有艺术性,又有思想性,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诗人在诗歌中还运用了一些比喻和象征手法,如将自身比作仙人,将所得到的友情比作珍贵的礼物等,这些都使得诗歌更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
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咏物诗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