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后未至丽,阴妃非美极。
情理傥可论,形有焉足识。
帝女在河洲,晦映西海侧。
阴阳无定光,杂错千万色。
终岁如琼草,红华长翕赩。
注释:
- 赵后未至丽,阴妃非美极。
- 情理傥可论,形有焉足识?
- 帝女在河洲,晦映西海侧。
- 阴阳无定光,杂错千万色。
- 终岁如琼草,红华长翕赩。
赏析:
此诗为《清思诗五首》之一。诗人以“清思”为题,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同时也寄托了作者深沉的情感和理想追求。以下是对此诗逐句的赏析:
首句“赵后未至丽,阴妃非美极”。在这里,诗人用到了“赵后”这一词汇,可能是指历史上的赵飞燕或赵合德姐妹等女性人物。她们虽然美貌无比,但最终都难逃命运的安排,成为了帝王身边的侍妾。诗人借此表达了对女性命运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无常性的思考。
颔联“情理傥可论,形有焉足识?”则是诗人对于“理”与“情”的关系进行了探讨。他认为,虽然情感和理性是人们认识世界的重要工具,但有时二者难以兼顾,甚至相互矛盾。因此,诗人提出了一个观点: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学会在情感和理性之间寻求平衡,以达到真正的认知和行为。
颈联“帝女在河洲,晦映西海侧”。这里的“帝女”可能指的是古代传说中的仙女或者是神话中的神女。她们通常与美丽、神秘联系在一起。诗人通过描绘她们在河洲上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界的赞美之情。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留恋。
尾联“阴阳无定光,杂错千万色。”则是诗人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思考。他发现,无论是阳光还是月光,都是不断变化、不断交织在一起的。这种变化使得世界充满了色彩和活力。诗人借此表达了对生命和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这首诗通过对赵后、阴妃等历史人物和自然现象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和深刻感悟。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留恋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