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扬日色浅,骚屑风音劲。
寒潭见底清,风色极天净。
寸阴坐销铄,千里长辽迥。
桃李尔繁华,松柏余本性。
故心不存此,高文徒可咏。
【解析】
本题考查对重点诗句的理解、把握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考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的内容及思想情感。
“游扬日色浅,骚屑风音劲”,意思是:游扬的太阳显得暗淡,骚屑的风声更加凄紧。游扬,是太阳光柔和明亮的样子;骚屑,是风吹过水面时产生的水波声,也是风势强劲的样子。这里用一“浅”字,一个“劲”字,写出了夕阳西下,风势强劲的景色。“寒潭见底清,风色极天净”,意思是:清澈见底的寒潭里,风势强劲到天空都显得洁净。这两句写景,以动衬静,表现了诗人在秋夜中观景时所感受到的风之劲,水之澈,天之净,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喜悦之情。
“寸阴坐销铄,千里长辽迥”,意思是:光阴似箭,转眼间又过了漫长的一天。这是说,时间的流逝是多么地快啊。“桃李尔繁华,松柏余本性”,意思是:桃花李花开得如此繁茂,松柏树却仍然保持着它们那固有的本色。这两句诗运用比喻的手法,把桃花李花比做“桃李”,把松柏比做“松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桃李和松柏各自的特点。“故心不存此,高文徒可咏”,意思是:所以这些美好的东西我都不留恋,只有赞美那些高尚的文章。“高文”,指美好的文章。“徒可咏”,只是可以吟诵。这两句诗写出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淡泊之心,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喜爱之情。
赏析:
首联写景。“游扬”“骚屑”,都是状风之声,但一为阳刚之气,一为阴柔之意。一个“浅”字和一个“劲”字,将秋风的气势写得淋漓尽致。
颔联抒情。“寒潭”“底清”都是实写,而一个“见”字又使虚景有了着落。“风色”句承上启下,由写景过渡到抒情。
颈联议论,抒发感慨。“寸阴”二字,写出了时间的宝贵,“销铄”一词,写出时光易逝。“千里”二字写出诗人的孤独与寂寞,“辽迥”一词表现出诗人内心的苦闷。
尾联抒情,表达志趣。“桃李”“松柏”两句,分别用桃李和松柏作比喻,表明诗人自己要像松柏一样保持本性,不被世俗污染。同时,也暗含诗人不愿同流合污的意旨。
这首诗通过写景抒情,抒发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淡泊之心以及向往高尚品德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