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行欲何之,千里寻胶漆。
长葭历渚生,疏蒲缘岸出。
袅袅能随风,离离堪度日。
客思已飘荡,相思复非一。
未得幸殷勤,先作数行泣。
赠朱从事诗
我行欲何之,千里寻胶漆。
长葭历渚生,疏蒲缘岸出。
袅袅能随风,离离堪度日。
客思已飘荡,相思复非一。
未得幸殷勤,先作数行泣。
注释:
- 何之:去哪里。2. 胶漆:指夫妻、恋人间亲密的关系。
白话文释义:
我即将踏上旅程,要去千里之外寻找我的胶和漆。
长长的芦苇在河洲上生长,稀疏的蒲苇顺着岸边伸展。
细长的芦苇随风摇曳,稀疏的蒲苇可以度过时光。
旅途中思绪已经飘荡不定,对你的思念也不再是单一的。
未能得到你的深情厚意,我先流泪写下几行字。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表达,抒发了对离别之情的深切感受和对未来重逢的期望。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代表作品之一。
首句“我行欲何之”直接点明了主题,表达了诗人即将踏上旅程的情境。接下来的四句通过对长葭、疏蒲等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旅途中的景色和心情。其中,“袅袅能随风”、“离离堪度日”两句形象地描绘了芦苇随风摇曳、蒲苇可渡时光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稍带忧伤的氛围。
诗人的心情并未因此而平静下来。在第五句中,他开始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客思已飘荡”。这句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感到孤独、迷茫和不安的情感状态。这种情感状态与他即将离开心爱的人而独自面对未知的未来相呼应。
在第六句中,诗人进一步强调了自己的思念之情:“相思复非一”。这里的“复”字表现出诗人对离别后可能再次失去爱人的忧虑和恐惧。这种忧虑和恐惧不仅来自于现实的离别,还来自于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最后两句“未得幸殷勤,先作数行泣”则将诗人的情感推向了高潮。在这里,他无法得到爱人的关心和照顾,只能提前流泪表达自己的悲伤和失落。这种无奈和痛苦的情感状态,使得整首诗更加深沉和感人。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表达,展示了诗人在离别之际的内心世界。同时,诗人的情感变化也贯穿全诗,使得整首诗具有更强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