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怜雉子班,群飞集野甸。
文章始陆离,意气已惊狷。
幽并游侠子,直心亦如箭。
生死报君恩,谁能孤恩眄。
【注释】
雉子班:古代一种野鸡,又名鹧鸪。
可怜雉子班:可惜这野鸡(即鹧鸪)啊!
群飞集野甸:一群又一群地在田野上飞翔聚集着。
文章始陆离:指文章开始时文辞已经华丽而杂乱了。
意气已惊狷:意气已经变得傲慢不驯了。
幽并游侠子:幽州的豪杰和边塞的侠客。
直心亦如箭:他们正直的心志也像弓箭一样刚直。
生死报君恩:为了报答君王的恩德,甘愿赴汤蹈火。
谁能孤恩眄:有谁能独自承受这种恩情呢?
【赏析】
此诗以鹧鸪起兴,写其鸣声与游侠的豪迈之志相合,借鹧鸪自比,表达了诗人对报国杀敌、建功立业的渴望之情。
首联“可怜雉子班,群飞集野甸”,起笔就点明了鹧鸪鸟的鸣叫声,接着用一“可怜”两字,既形容了鹧鸪鸟的叫声凄厉,又暗寓了诗人内心的悲凉。鹧鸪鸟的鸣叫,是凄凉的,是哀怨的,也是无奈的;而诗人此时的心情,却是一种激扬的,豪壮的,激昂的。他的内心充满了对国家、对人民的忧思,对民族危难的担忧。
颔联“文章始陆离,意气已惊狷”,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陆离”一词,原本是形容色彩斑斓,但在这里,它却被赋予了更加深刻的内涵。诗人将“文章”与“意气”联系在一起,用“始陆离”、“已惊狷”这两个词语来形容它们的状态,既表现出了诗人对于自己内心情感的深刻认识,也暗示了他对于自己命运的深深忧虑。他的内心既有豪情万丈的一面,又有忧国忧民的一面。
颈联“幽并游侠子,直心亦如箭”,则描绘了一群豪迈、正直的人的形象。他们如同游侠一般,行侠仗义,正直无私;他们的心志,更是如同箭一般,直率而坚定。这两句诗,既是对那些游侠人物的赞美,也是对自己内心的一种抒发。他希望自己能够有这样豪迈、正直的品质,去为国家、为人民贡献自己的力量。
最后一联“生死报君恩,谁能孤恩眄”,则是诗人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他问自己:如果自己能够为国家、为人民做出贡献,那么又有多少人能够做到这一点呢?这里的“眄”,可以理解为“看”、“注视”的意思。诗人通过这一疑问,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价值的深深思考,也暗示了他对于人生道路的艰辛与坎坷的认识。
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深沉,通过对鹧鸪鸟鸣叫声的描述以及对游侠精神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对人民深厚的感情,也体现了他豪迈、正直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