沛泽南朝,峒山北面。
帝曰师氏,陈牲委奠。
神具醉止,薄言嘉宴。
【注释】
释奠:祭祀。师氏:古代官名,掌教胄子,为国师。陈牲:陈列祭品。委奠:放下祭器。神具醉止:神具醉意而止息。薄言:谦辞,谓“稍微”或“少”。嘉宴:盛大的宴会。
【赏析】
这首诗写南朝宋文帝在太学举行释奠礼的情景。诗中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宋文帝亲临国学释奠礼的场面,并突出表现了皇帝的虔诚恭谨,以及群臣和学子们的热情欢欣。
开头两句写皇帝亲临太学释奠。诗人没有直接描写皇帝的动作与神态,而是通过人物的服饰来表现皇帝的形象。“沛泽南朝”,指的是皇帝的故乡;“峒山北面”,指的是太学所在的方位。这一句用地名点染出皇帝的尊贵身份,同时暗示着皇帝对故乡与太学的深情。
第三句写皇帝宣布进行释奠礼。“帝曰师氏,陈牲委奠。”这里,“帝曰”即“皇帝说”,“师氏”即“老师之职”,“陈牲”是陈列祭品,“委奠”是放下祭品。皇帝亲自宣布要祭祀老师,这是很难得的恩典,也是对老师极大的尊重。
第四句写祭祀活动开始,皇帝与群臣、学生一起向孔子像行礼。“神具醉止,薄言嘉宴。”这里,“神具醉止”指孔子像好像酒醉后停止不动,“薄言嘉宴”是说皇帝和群臣、学生共同享受这个盛大的宴会。这句诗的意思是说,皇帝在祭祀孔子的过程中,心情非常高兴,所以也把这种喜悦的心情带入了宴会之中,大家一起开怀畅饮,尽情享乐。
此诗通过皇帝亲临释奠礼的场景描写,表现出皇帝的虔诚恭敬之情,同时也展现了师生间的深厚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