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光在离,火为威德。
执礼昭训,持衡受则。
靡草既凋,温风以至。
嘉荐惟旅,时羞孔备。
齐缇在堂,笙镛在下。
匪惟七百,无绝终始。

【注释】

梁明堂登歌五首 其二:梁,指周代的诸侯国。歌:歌唱。赤帝辞:古代以赤色为正色的礼服。赤帝,指炎帝。离,通“罹”,遭受的意思。威德:权势与德行。执礼昭训,持衡受则:持守礼仪,明示教导。执礼是说执持礼义,昭训是说明示教化。持衡是说掌握权柄,受则是说接受准则。靡草既凋,温风以至:意思是说草木凋谢了,和煦的春风已经来临。靡是无、凋是落的意思。温风至是春天的风。嘉荐惟旅:美好的食品只有一客。旅是客人的意思。时羞孔备:各种美味的菜肴已经准备齐全。时是当时,羞是食物,孔是满的意思。齐缇在堂,笙镛在下:意思是乐师站在堂上演奏。齐是整齐,缇是丝织品,这里指丝织品。堂在堂前,笙和钟在下面。匪惟七百,无绝终始:意思是说没有断绝。匪是同”非”,惟是语助词。七百,指天子。终是结束。始是开始,无断绝是说不会结束,没有间断。

【赏析】

《尚书·益稷》记载:“箫韶九成,凤凰来仪。”这是说舜的音乐演奏得非常成功,连神鸟凤凰也来了,前来观看。诗中所说的“赤帝辞”就是用舜的音乐来歌颂赤帝的功德。此诗是模仿《韶》的体制创作的一首颂歌。全诗共分四节,每节都是先写天象,然后描写音乐的演奏,最后描写乐器和宴会。第一节写天象,第二节描写音乐的演奏,第三节描写乐队的组成,第四节描写宴会。

第一句“炎光在离,火为威德”是起兴之句,写火的威力之大。火能照亮黑暗,使万物生长,因此被人们视为光明的象征,是神圣的。在这里用来比喻帝王的权威,即“威德”。火在五行之中属南方,而离卦又是八卦中的第五卦。所以“离”字又含有火的意思,“炎光”即大火,也可以理解为火德。

第二句“执礼昭训,持衡受则”,是承上启下的过渡之语,承接上文火的威德,下接下文音乐演奏之事。执礼是说持守礼仪,明示教化;昭训是说明示教化,持衡是说掌握权柄。受则是说接受准则。这两句的意思是说,要掌握权力就必须有礼仪,而掌握了权力就要明示教化。

第三句“靡草既凋,温风以至”,是承上启下的过渡之语,承接上文火的威德,下接下文音乐演奏之事。靡草是枯萎了的花草,凋是指枯落的意思。靡是无、凋是落的意思,凋落了的花草就是秋天的景象。温风即初秋的风,它的到来表示夏天的炎热已经过去。这句是说火的威力虽然大,但是到了秋天就会消退。

第四句“嘉荐惟旅,时羞孔备”,承上启下过渡之语,承接上文火的威德,下接下文音乐演奏之事。嘉是美好的意思;荐是进献的意思。这两句的意思是说美好的食品只有一位嘉宾享用,各种各样的美味都已经准备好。这两句既是对前面火的威德的赞美,也是对后面音乐演奏的铺垫。因为美好的食品只能供一个人吃,所以必须等到宴会的时候才能享用;而宴席上的佳肴美馔都准备好了,才说明宴会即将开始。

第五六句“齐缇在堂,笙镛在下”,承上启下过渡之语,承接上文火的威德,下接下文音乐演奏的事情。齐缇是丝织品,这里指乐队。堂在堂前指的是乐师站在堂前演奏;笙和钟在下面是指在堂下奏乐。这两句的意思是说乐师在堂前演奏,堂下奏乐。

最后一节“匪惟七百,无绝终始”,承上启下过渡之语,承接上文火的威德,下接下文音乐会的事。匪是同“非”,惟是语助词。七百,指天子。这几句的意思是说没有断绝。不是说天子只有七个儿子,而是说天子的子孙后代无穷无尽,永远不会断绝。

这首诗是以音乐来赞美火德,表现了对火的崇拜和赞美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