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征登陇首,东望不见家。
关树抽紫叶,塞草发青芽。
昆明当欲满,蒲萄应作花。
流泪对汉使,因书寄狭邪。
【注释】
- 陇首:陇山,在今甘肃省南部。这里泛指西部边陲。
- 东望不见家:意思是远眺故乡,看不到家乡的树木。
- 关树:即边塞的树木,因生长于边关而得名。
- 抽紫叶:形容树叶茂盛,呈紫色。
- 发青芽:发芽,长出嫩芽。
- 昆明:古国名,这里代指边塞地区。
- 蒲萄:葡萄的一种,也泛指葡萄。
- 狭邪:古代对歌妓的雅称,这里指边地女子。
【赏析】
《有所思》是唐代诗人王之涣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描写了一位征人对妻子的思念之情。全诗共四句,内容朴实无华,却能深刻表现征人在边疆思念亲人的心情。
首句“西征登陇首”描绘了诗人从西边出征登上边城的情景。陇首,即陇山之巅,这里指代边城的高处。诗人从西部边境出发,登上了边城的高处,眺望远方。这里的“西征”表明了诗人出征的方向和目的地是西面的边境之地。而“登陇首”则描绘了诗人在边城高处所见到的景象。
次句“东望不见家”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内心感受。诗人从西征出发后,目光所及之处,只能看到远处的山川和树木。然而,当他再次抬头仰望时,却发现家乡的树木已经变得模糊不清,仿佛在遥远的天边。这里的“东望”指的是诗人在出征途中所经过的地区或方向,而“不见家”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助感。他无法看到家乡的景色,也无法感受到家乡的气息,这让他更加怀念家乡和亲人。
三、四两句“关树抽紫叶,塞草发青芽”则是对边塞景象的具体描绘。关树,即边关之树,因其生长在边关而得名。关树在春天时节抽出了紫色的叶子,而塞草则在春天时节长出了绿色的嫩芽。这两句诗通过具体的景象,展现了边塞地区的自然风貌。
最后两句“昆明当欲满,蒲萄应作花”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昆明,古国名,这里指代边塞地区。蒲萄,即葡萄的一种,也泛指葡萄。这两句诗通过描绘边塞地区葡萄花开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他想象着葡萄园中葡萄花开满枝头的场景,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强烈的思乡之情。
尾联“流泪对汉使,因书寄狭邪”则是诗人对家人的倾诉与告白。汉使,即汉朝使者,这里指代皇帝派来的使者。诗人向汉使诉说了自己的思乡之情,并托付使者将这份情感转达给远方的家人。同时,他还将这份情感寄托于书信之中,通过书写来传递自己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朴素的表达方式,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在边疆思念亲人的情景。通过具体的景象和细节的描绘,诗人成功地传达了自己内心的感受和情感。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古代征人在边塞地区的艰苦生活和对家乡的深切思念之情。